网站地图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3 09/01 17:11:42
来源:井冈山市委宣传部

井冈山市光明乡: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字体:

  近年来,井冈山市光明乡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改革工作走深走实,以建设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区为目标,紧扣“大改革引领大发展”战略,落实井冈山市“1+7+7”清单式工作法,咬定“做生态山水文章,树客家文化品牌”总目标,不断推动光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弱项补短板 鼓足干劲助力工业发展

  井冈山市光明乡紧跟抓大发展和强攻工业的导向,积极招商引资,先后组织赴深圳、东莞、惠州、赣州等地进行招商,收集上报招商信息;签约江西塔兰卡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入园,目前正积极对接深圳圣望科技等项目,争取入园投资。

  同时,该地持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末端金点子”行动暨“面对面解难题”企业大走访调研,为辖区内的366家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惠企服务,打通惠企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安排专职人员帮助企业做好银行开户、税务登记、证照办理、账目管理及申报个转企材料收集等工作。

  此外,该地还安排1名干部专职驻守工业园区,做好企业入园帮扶工作;成立企业帮扶工作专班,每月定期走访1次帮扶企业,协助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工业园区企业招工,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扬优势注动能 联动聚力助推旅游发展

  井冈山市光明乡进一步规划推进“栗树湾”景区提升,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在景区布局水上娱乐、美食一条街等新业态;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汉头村洞角组人居环境整治及整体打造,植入“共享菜园”“农业科普”等研学业态;在中烟村规划建设高规格云霄茶厂,打造“茶旅融合”新路线;仙口旅游景区新建游船客运站及游客换乘中心;杨坑温泉小镇项目积极对接客商。实现光明全域景区吸引力、商业吸金力与设施承载力的同步提升。

  为了做优旅游品质,该地着力提升景区道路等基础建设,完善旅游功能布局。建立文旅项目库,通过对全乡文旅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共整合包装文旅项目21个。同时,积极运用“山水光明”抖音号、“人文客家、山水光明”公众号及视频号,加大线上旅游宣传推介力度。

  强产业促发展 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上半年,对全乡“八类人群”开展了全面大排查,实现排查全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存盲区、不留死角,并对已纳入监测人员落实动态监测、跟踪管理、遇困即扶等政策,精准落实低保、临时救助、医保报销、就业帮扶等政策,及时有效完善帮扶机制,提升政策效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同时,井冈山市光明乡继续发展直播经济,组建“山水光明”直播团队,上半年开展直播15场,大力推介高山茶、土榨茶油等特色农产品,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在上七村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整合乡村振兴资金5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旅游等项目,切实巩固脱贫成效。

  为全面推进产业振兴,持续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结构多元化,该地建设了长坪鲟鱼养殖基地60亩,产值超1000万元;积极对脐橙、金桔等产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新增油茶种植680亩、茶叶200亩、罗汉果60亩,改造油茶林1020亩;实现了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集中连片300亩以上或投资规模2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项目。

  据统计,依托产业发展,2022年,该乡所有村集体经济均突破15万元,其中上七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

  惠民生保稳定 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

  为了稳步推进民生事业,井冈山市光明乡新建洪坪村“党建+养老互助之家”,村级互助之家覆盖率达100%;残疾人无障碍改造9户,上半年申请临时救助6人,共发放救助资金11300元,新增低保9人,切实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在乡学生1052人落实村组干部包户,加强重点水域管理,在遂川江、仙口水库、罗洪口水库等危险水域设立“四个一”等警示牌及救援设施,防止溺水事故发生;积极对接省肿瘤医院专家来乡开展专家义诊和癌症筛查活动,推进该乡教育医疗事业发展。

  该乡大力发挥“全要素网格”作用,选优配强9名网格长、14名网格员和33名平安志愿者,组建14个微网格,探索构建“双网融合”工作机制,实现民警和网格员合署联勤。

  此外,井冈山市光明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健全“乡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机构体系,不断提升“五型”政府建设,在9个村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打通利民、便民的“最后一公里”。(黄梦子、张丹)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亚芬】

新华社主办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0-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简介 | 公司官网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 京ICP证010042号

电话:0791-83985400 传真:0791-83985416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中大道688号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