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纪委着力打造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展监督手段,实现信息化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助推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顶层设计 开创数字化转型新局面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纪委着力聚焦数字化转型融入,畅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督信息渠道,形成“集团纪委—所属公司(中心)纪委—各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的监督组织架构。
交工集团建立纪委网上监督平台,设置劳务队伍、固定资产、选人用人等11个监督模块,各监督模块从决策程序、操作流程具体细化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个环节。
项目建设管理公司建立数智化管控平台,实现上下互动、项目互通,为集团监督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数字化服务基本盘
为提升集团采购管理与日常运营融合效率,提高企业工作透明度以及监督力度,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通过“网上云平台”,不仅提升了集团管理效率,也给纪检监督装上了“天眼”。
交工集团建立了“招采云平台”,将采购部门、供应商、使用部门、评审专家和后期合同签订及财务管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全过程记录自动存档备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将采购管理拆分为五个阶段,实现采购精细化管理,同时招采、合同数据与集团纪委网上监督平台的数据互通,提高招采监督范围及监督力度。
方兴公司建立了云端车辆管理平台,通过云端监控软件可实时定位、监控本单位的公务车辆,还可随时从数据交换中心获取定位数据,有效防范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问题。
严把过程管控 规范审批流程减少廉洁风险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作为一个集高速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服务、运营的大企业,项目建设必然是重点工作。为积极解决项目建设廉洁风险点多、资金流量大、监督管理难等问题,项目建设管理公司通过数智化管控平台,将计量、变更等各项审批的流程、要求等进行固化,统一清单子目、申请材料、审批依据、审查要点等,有效杜绝了设置子目混乱、填报材料参差不齐、审查把关不严、签批环节倒挂等现象,发起人和纪检人员均可全程进行跟踪督办,同时设置了超时审批预警,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审批发生的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确保审批时效和过程透明。
在计量方面,系统以中间交工为基本计量开展条件,自动推送通过中间交工的工程,一键生成当期计量清单和支付证书,有效规避超前、超量及不合格工程的计量。施工单位办理计量、变更等业务时,只需在平台提交申请,程序自动生成流程,并提示相关人员审核签认。同时,也实现了材料调差的自动计算,避免因计量、变更、索赔等时间晚形成的误差,有效减少廉政风险和审计风险。
紧盯监督职责 构建大数据精准监督网
为了使监督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提升监督质效,构建监督“数据铁笼”。项目建设管理公司在数智化管控平台中内嵌GIS工程坐标,纪检人员可在地图上快速查找施工点及施工信息,可对任一施工点发起线路导航,为“四不二直”、明查暗访、飞行检查提供现实便利;同时,搭建智慧工地监管平台,通过物联技术,可对人员、设备等实时定位查询,强化履约管理,通过对试验室、拌和站、梁场等进行智能监测和数据自动传输,保证数据真实,减少人工干预;搭建BIM中心,实现模型可视化管理,让非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对任一工程部分和施工环节直观地进行跟踪和查询,提高监督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挖掘数据价值 赋能智慧化管理高效能
纪检监察工作接收、传递、整理的信息量大,传统工作方法在占用工作人员大部分精力的同时,容易导致部分信息在管理、传输过程中遗失、泄密。统计日常各类监督数据需耗费大量时间,且多以纸质文档或者电子表格形式分散在各个单位,没有做到信息的统一汇总与有效整合。
为重点解决数据利用的问题,该集团创新打造信息化监督平台,让现有数据在作用发挥上,变得“更主动”。与此同时,监察系统自动生成用户使用报告、流程监督台账,并可对所有数据按时间、人员、类型等多维度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评价、责任落实、经验总结、重点防范、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推动监督平台由单一业务管控平台向综合决策分析平台转变,以数据提升监督质效。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纪委把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效能、加快观念更新和管理创新的助推器,在纪检监察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上闯新路,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又好又快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