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永丰县持续发力,多路径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以下简称为“两闲”)资源,制定完善了宅基地抵押贷款风险应对机制和跨集体流转制度,实现抵押贷款1.2亿元,盘活两闲资源33.5万平方米,打造宅改示范村组71个,总结宅改典型案例30个。
“多模式”腾退 拓宽乡村空间
该地鼓励引导农户退出“两闲”资源,为乡村发展腾出更大空间,坚持“一户一宅、限定面积”的宅基地分配制度,对违法取得的“一户多宅”的闲置宅基地、无人继承的闲置房屋,村集体无偿收回。据统计,全县无偿腾退闲置宅基地247.9万平方米、闲置农房1.2万平方米。
同时,该地探索建立符合农民合理需求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允许农户委托村集体统一经营、租赁或参股分红,享受宅改红利。目前,全县自愿有偿腾退闲置宅基地3.1万平方米、闲置农房0.97万平方米。
该地实行新老宅基地腾退占补置换,统一规划建设美丽新村,根据建新必拆旧和占补平衡原则,1:1置换同等面积宅基地,腾退旧空间,打造新空间。目前,全县通过占补置换退出闲置宅基地2216平方米。
“多渠道”利用 保障户能宜居
该地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需求。针对多户一宅情况,由具有“一户一宅”资格权人依法申请,其他下乡返乡人员合作出资,按套建设,明确房屋归出资人共同所有,探索“合作建房”新路子。藤田镇易溪村16户村民合作联建了尚贤楼、勤业楼、弘毅楼3栋公寓16套新房。
跨村配置“探流转”,该地探索宅基地跨村组、跨乡镇调剂,坚持统一双方申请关口、统一规范交易行为、统一转让合同文本,积极探索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下开展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异地集中建房示范。全县完成跨集体保障户有所居213户。村庄整治“促宜居”。深化闲置农房“拆、改、建”,全县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文化广场371个、复绿3147处,建设“四小园”4900余个,创建美丽庭院3400余个,美丽宜居精彩呈现。
“多元化”盘活 增强发展动能
上溪乡大坪村结合危旧房专项整治,腾退宅基地种植黄桃120亩,收益达200万元……永丰县坚持因地制宜、因宅施策,全面破解闲置资源荒废瓶颈,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实行“村集体+合作社+群众”模式,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整治复垦,按照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发展特色农业。
培植小微企业,以共建、租赁、入股等方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小电商、小农庄、小民宿、小作坊等“小微企业”,带动3000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做活文旅产业,挖掘乡村丰富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利用闲置老宅和闲置宅基地精心打造匠艺馆、乡村记忆馆、革命历史展馆等各类展馆,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旅游项目,做活文旅产业。七都乡井心村引进旅游开发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水上乐园、户外拓展、儿童乐园、团建研学等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利用闲置住宅开办农家乐3家、民宿1家、商铺5家,村集体增收5万元。(尹海平、朱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