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2/23 15:37:56
来源:赣州市委宣传部

山海情深 携手共进

字体:

  深圳与赣州,一个位于南海之滨,一个地处内陆腹地,因对口合作这条纽带彼此相牵、紧密相连。

  自2022年5月两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双方秉持“特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特区”理念,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在红色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力促双方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全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典范。

  双向奔赴 共谋对口合作新路径

  对口合作制度的建立,创新了跨区域合作方式,为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进的新路。

  深圳、赣州两地市委、市政府对对口合作高度重视,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动、高层次对接,建立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制度。2023年2月14日,深圳、赣州两地市委主要领导共同召开对口合作第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对口合作重大事项和部署年度重点工作。

  一年多来,深赣两市领导开展互访交流60余次,两市对口合作牵头部门开展线上线下对接交流活动近50次,部门、区县、园区互访交流超300次。赣州56个市直、驻市单位与深圳签订合作协议,赣州各县(市、区)和深圳有关部门、院校、协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2023年,赣州在深圳举办数字经济、“粤企入赣”等26场招商推介会,2023年引进深圳企业投资2000万元以上开工在建项目73个,总投资148.43亿元。

  优势互补 搭建产业协作新平台

  加强产业合作,是深赣对口合作的重中之重。在两地的合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好项目借着合作的东风签约落地。

  在赣州科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内的工作人员正操作着钻机、VCP电镀等机器,生产高密度多层电路板。信丰县工信局局长陈凌云介绍,科翔电子主攻光伏、新能源特种PCB产品,牵头成立PCB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深圳大族数控等装备头部企业落户。围绕PCB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等主导产业,信丰县积极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协作,吸引一批龙头企业先后进驻,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有紧密联系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深圳科技园赣州园区在赣州经开区开园,一批上市公司、链主型企业先后签约落地赣州,总投资20亿元的于都(深圳)时尚创意产业园共建项目正式签约,赣深无人机产业基地引进深圳无人机头部企业合作共建……这些从鹏城引进的项目成为赣州发展新引擎,拓展了发展新空间。

  区域合作,“借船出海”,离不开高质量项目建设。

  走进以赣州国际陆港为核心的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来往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作业。这是深圳、赣州两市为加强港口与产业合作打造的先行示范平台,未来将布局深赣智能制造电子产业区和深赣科创城等,重点引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赣州国际陆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立平说,赣州国际陆港主动与深圳港开展合作,开通运营“赣深组合港”,实现陆海港资源共享共用、业务无缝对接、货物快速通关。同时,开通赣(州)深(圳)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全程运行平均时间压缩至6小时。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在深圳高标准建设的赣州市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入驻科创企业9家、3家企业在赣州落地。新认定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5个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成功举办“双招双引”推介会和深赣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签约人才项目29个,吸引110个科创项目参赛。

  山呼海应 讲好深赣合作新故事

  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深赣牵手合作以来,两地在改革开放、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合作典范。

  赣州对标深圳政务服务水平,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服务系统,151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27项深圳市高频事项在赣州市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赣州国际陆港与深圳港港务深化合作,统一商务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营商环境,2023年赣州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32列,铁海联运1981列,货物吞吐量达到27.39万标箱。

  教育医疗合作加速推进。成立深(圳)赣(州)职业教育联盟,赣州12所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11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赣南科技学院华为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正式成立。赣州10所市、县医疗卫生机构与深圳9所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267名专家到赣州任职。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亮点纷呈。赣州市政府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签订共建深圳食品谷赣州产业园合作协议,赣南科学院与深圳标准研究院签订共建标准化合作研究基地协议。深圳、赣州联合申报第三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支持深圳燃气集团在赣州市政中心、章贡区政府大院等地建设超级快充电站,引入光储充一体化的电站投资运营模式。支持深能环保公司寻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预计2024年3月可投入运行。(温居林)

【纠错】 【责任编辑:唐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