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耕备耕正当时 不负农时不负春
——南昌下好今年粮食丰产丰收“先手棋”

昨日,在东湖区扬子洲镇林场村,种植大户驾驶着中小型翻耕机在承包的农田翻耕土地为春耕生产做准备。章斌 记者 成奔 摄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南昌上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和早落实,各地抢抓农时、播种育苗、强化田间管理,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下好“先手棋”。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春耕生产
3月12日上午,在新建区联圩镇前洲村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现场,几台推土机、挖机等工程机械正穿梭在田间,有条不紊地平整土地、修建沟渠……工人们分工合作,加紧施工,奏响“人勤春来早”的劳动乐章。
通过高标准农田的改造,原先零散的“小田”逐渐变成连块成片的“大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推进,灌排条件进一步改善,耕种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目前,联圩镇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70%,田间道路土方填筑完成60%,田埂、农沟、农渠等附属设施完成40%,3月底前将完成全部土地平整任务,计划到5月中旬完成全部工程。”新建区联圩镇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专监帅小虎说。
近年来,南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夯实,土地流转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
最新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南昌耕地面积374.5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94.8万亩。南昌从2011年开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55.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8.3%。
农资保供多环节发力
农资是粮食的“粮食”,春播春耕,农资先行。南昌从多环节发力,为农资供应提供保障。
在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企业的6条数字化全自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领班、分拣、包装岗位的员工正在紧张作业。公司主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作物种子。该公司仓储物流加工部经理俞宏铿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每天能生产种子4万公斤以上,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春耕用种需求。”
在泾口乡智能机械化育秧中心,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工人只要按下开关,车间里的全自动生产线就能实现育秧全程智能化、精准化生产。“工厂化集中育秧,不仅速度快,而且节省劳动力,像我们这里一条流水线一天的产量就可以满足400亩稻田用秧需求。”泾口乡农业农村办主任樊云文告诉记者。
开春以来,南昌组织召开了全市粮油生产工作部署会,对省下达南昌的粮食播面、油料播面和粮食产量任务进行了分解。各县区也同步将播面、产量等任务分解到乡到村,落实到田块农户,特别是早稻任务已经初步建立台账,为服务指导生产夯实了基础。
在严格落实国家、省有关惠农政策基础上,南昌继续对早稻生产进行奖补,对建设完工的机械化育秧中心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基础上实施市级累加补贴,积极筹建一批“吨粮片”“高产片”示范田,集成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各地结合早稻等生产任务出台本地奖补政策,提前做好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等物资筹备调度,因地制宜推进早稻机械化育秧工作开展。
目前,南昌已经调备早稻种子8156.94吨、化肥13.25万吨、农药649.74吨、水稻秧盘1727.54万张、农膜(地膜)396.36吨、农机具(含机械化育插秧等)设备6.22万台(套),全面保障春耕生产需求。
农技服务指导春耕备耕
近日,在进贤县钟陵乡田南村上南山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里,种粮大户胡志清在乡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对自家农机器具进行检修和维养。“听到翻耕机正常响起的那一刻,我心里无比踏实,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好,专门指派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对农机存在的故障和隐患逐一进行排查,帮我解决了大难题,太感谢了。”胡志清激动地说。
为确保春耕工作顺利开展,除安排专业人员对各类农业机械进行检修指导外,钟陵乡农业农村办还举办了春耕备肥暨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班,特邀粮油作物技术指导老师到乡授课,并安排8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服务队,现场进行包村、包户的技术指导35次,推广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备耕质量。
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当前春耕备耕农业生产,邀请粮油种植、农机维护以及电商指导等相关农技专家组成跟踪服务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员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工作。
跟踪服务指导采取实地指导和现场交流的方式进行。农技专家们通过现场访谈,实地察看,详细了解学员们当前农业种植情况、生长情况、生产方式,为学员们提供“精准”服务;以聊家常、话技术的形式,详细了解大户们对培训的所期所盼,听取学员的参训感受、培训效果和意见建议。
在学员陈新生的油菜地里,市农技专家金伟现场观察了油菜生长现状,了解了油菜“三管三防”情况,给出建议:一是首要选好种;二是重点施好肥;三是做好田间管理。在学员邹小林的茶籽园里,江西农大电商指导老师陈琦就如何做好农产品网络平台销售、抖音带货等现代电商运营模式给出了建议。
市农业农村局坚持“重实训求实效”的主旨理念,把持续跟踪服务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环节。从生产需求、技术咨询、创业引导、信息共享等方面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员开展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总结形成了“电话回访、微信交流、日常指导、实地走访”的多样式跟踪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和质量,助力春耕备耕。(陈程 记者 李天荣 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