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5/24 17:41:44
来源:广昌县委宣传部

江西广昌:创新林下发展模式 推进林下经济提质发展

字体:

  5月22日,全省油茶竹产业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上饶德兴市召开。广昌县副县长李军以《创新林下发展模式 推进林下经济提质发展》为题,在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李军介绍了广昌县按照“1+N”规划体系,实现“山上再造一个广昌”目标,把广昌林下产业打造成“林下生金、生态富民”新质生产力先进典型经验,交流分享了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兴县、产业强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助力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

  创特色抓品牌,推进林下经济特色化提质发展。抓好产业规划。在全县规划建设以旴江生态公益林场为核心的广昌县林下经济产业园,辐射带动11个乡镇和垦殖场,总规划林下经济总面积50万亩,打造林下经济高标准示范基地50个,重点发展岗梅、黄精、博落回为主的森林药材面积1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套种森林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形成”林+”复合经营模式,构建以“林+菌+药”、“林+药”、“林+菌”、“林+禽”、“油茶+药”、“果+药”等多种复合叠加经营模式,着力提升林下经济综合效益。完善合作机制。着力推行“公司+林场+农户”、“公司+村集体”等合作运营体系,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方面受益的新型合作经营体系。如,与江西利财食用菌公司合作,通过租赁形式与国有林场和周边两个村集体合作,发展林下中药材和食用菌,实现多方增效受益,带动群众增收。推进深度发展。将林下经济与森林康养、文旅等融合发展,并积极引进食用菌、油茶、岗梅切片、黄精、竹制品等深加工企业,推进林下经济工业化生产,提升附加值。构建品牌特色。推出“仿野生生态有机食用菌、岗梅、黄精、山茶油”等多个生态有机产品,着力打造“广昌仿野生菌菇”“广昌岗梅”等地方品牌,并争取相关品牌绿色认证,提升知名度。

  抓示范促带动,推进林下经济规模化提质发展。以旴江生态公益林场为核心,打造万亩菌药产业园。在旴江生态公益林场核心区域,积极扩展林下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规模,使集中连片种植达到万亩以上,形成一个万亩菌药产业园。同时,积极发展森林康旅,形成林下经济综合产业园,从而带动全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翠雷山为核心,打造万亩竹林康养产业园。利用该区域3万亩集中竹林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企业建设毛竹丰产林基地、毛竹笋用林基地、竹林林下经济和发展竹笋深加工,并挖掘环境资源、景观资源、文化资源,开展竹林康养一体化发展,打造一个万亩竹林产业康养胜地,带动全县竹产业加速发展。以甘竹镇为核心,打造万亩油茶产业园。抓住国家重视油茶发展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以甘竹镇为核心大力实施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鼓励废弃果园改植改造油茶林,对老油茶林进行提升改造,形成一个集中连片万亩以上的高效油茶林示范基地。同时,规划建设一个油茶产业服务中心,大力引进和培育油茶深加工企业,培育自主油茶品牌,实现油茶产业化、高效化、品牌化发展。

  抓招商强产业,推动林下经济工业化提质发展。抓龙头带基地。积极抓好油茶、林下经济、竹产业等产业龙头企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投资打造林下经济示范点,推进“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真正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让龙头企业真正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林农增收致富。抓招商强工业。按照农头工尾思路,加大农林产品深加工企业招商力度,实现林业产业工业化,让林下经济发展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广昌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一步,广昌县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发挥特色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林下经济加速提质发展。(廖诚诚 曾建平)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