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6/17 17:10:18
来源:修水县委宣传部

江西修水县:扎实铺就“四好农村路”

字体:

  仲夏时节,走进江西省修水县马坳镇的黄溪村,满眼苍翠,鸡鸣犬吠不绝于耳。平坦坚实的水泥路,黑白相间的柏油路,田埂桑园的机耕道,阡陌交通纵横,穿梭其中,如入画中。

  沿着村党支部书记方新华手指的方向,举目看向了黄溪村美丽的滨河游步道,和联通马坳镇“蚕桑四村”的黄溪、联梦两座大桥,以及刚完成“白改黑”联通353国道的进村主干道。方书记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近年来黄溪村道路交通建设的成绩,“现在,我们黄溪村有两条进村主干道,能直接快速与353国道联通,硬化了12公里组级路,实现了组组通公路,还修建了可快速抵达蚕桑、茶叶、蔬菜、水果、茶叶五个产业基地的机耕道,提升了滨河游步道……”

  马坳镇黄溪村距县城20公里,毗邻东津水电站,353国道和修平高速穿境而过,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是省级湿地保护区,江西省“AAA”级旅游村,域版土面积11.3平方公里。过去的黄溪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村民出行“晴天洒满一身灰,雨天粘上一身泥”,苦不堪言。封闭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致村级产业单一,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涣散。“要想富,先修路!”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呼声和共同奋斗目标。

  全面实施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黄溪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状况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蚕桑科技小院”“江西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西省美丽宜居村庄”“江西省生态示范村”等。

  黄溪村道路交通状况改善只是修水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修水这个山水相依,人在山中,城在水中的山区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愚公精神每天都在上演。一条条发展致富路、幸福民生路,还有红色旅游路应运而生。

  “西马线”便是这样一条幸福民生路,它起于西港镇连接省道茅界线处,终于马坳镇青板桥村,故简称西马线。全长7.6公里,按县道三级公路标准升级改造,途经西港镇东山村、占坊村,马坳青板桥村等10多个行政村,能有效惠及沿线两镇及周边20余万人的生产生活出行。

  近年来,修水县先后实施x108塔头至圆坑公路改建、芦良西大道道路改造、S211修水界下至杭口镇段改建、X811船滩至马坳、X101高余线、X110溪口至全丰升级改造、南互通连接线改造,通修铜高速、大广高速修水服务区改造提升等道路新建改造工程以及G353国道改线工程协调服务工作,构建了4720条4719.9公里内通外联农村交通路网,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5274.5公里,其中村道4577条3186.7公里,乡道124条1031.5公里。

  “我县着力补齐交通短板弱项的同时,落实县道养护承包人员41人,乡村道路养护人员882人,实行覆盖所有行政村的道路防护体系和“路长制”管养考核机制,加强农村道路管理养护和环境整治,倾力打造‘畅、安、舒、美’道路环境,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出行需求。”县交通局分管负责同志沈卫龙介绍。(戴咏云)

【纠错】 【责任编辑:唐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