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6/19 09:06:28
来源:新华社

“智慧矿山”如何实现装卸矿厘米级精准定位?

字体:

  新华社南昌6月18日电(记者崔璐)上午9时,一列黄白相间的“火车头”牵引着十余节矿车,从发车点驶向江西德兴铜矿铜厂采区的放矿站。10分钟后,它停了下来,等到每一节矿车精确对位至矿斗正下方后,斗中的矿石倾泻到矿车上,装载完毕,“小火车”再次启动,朝着卸矿站驶去。

正在运输矿石的无人驾驶“小火车”。新华社发

  这是日前江铜集团德兴铜矿进行的“5G+电机车无人驾驶应用”全流程调试的一幕。“这个应用是德兴铜矿智慧矿山建设中的一部分,通过借助5G+智能管控、精准对位等技术,实现矿山铁路运矿无人化操作,电机车编组自动装矿、运输、卸矿。”德兴铜矿采矿场数字化室副主任程智鹏说,电机车无人驾驶于今年3月份进入全流程调试,从一天1台电机车开始测试,最近一天可以全流程6台电机车运行,平均装车质量约235吨,预计正式运行时可实现10台电机车“在线”。

  德兴铜矿是江铜集团旗下的主干矿山,从采区到选矿厂有一段约7公里的窄轨铁路,电机车便是拉矿石的“小火车”。在没有实现无人驾驶之前,电机车驾驶员是比较辛苦的岗位,小小的驾驶室被大家调侃“冬天像冰箱,夏天像烤箱”。

  曾是电机车驾驶员的赖作鹏对此深有感触。如今有了无人驾驶,他也换了岗位,成为一名车辆调度员。“现在我只要坐在电机车无人驾驶控制中心,向电机车发出放矿、卸矿、运行等指令就可以远程‘驾驶’,工作环境大大改善,电机车运行效率也得到提升。”赖作鹏说。

  7公里的运输路程看似不长,但路况和工作任务颇为复杂。这中间有7个隧道,最长隧道约700米,道岔54处。无人“小火车”不仅要“认路”,还要在装矿、卸矿环节完成“对齐”“翻转”等高难度动作。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这是一项系统改造工程。我们要建设远程指挥的‘智慧大脑’,同时对原先的电机车、放矿站、卸矿站进行智能化自动化升级。”德兴铜矿采矿场铁运工段电气副段长胡鹏说,通过5G基站的布设,实现7公里铁路运输5G网络全覆盖,电机车可以实时接收“智慧大脑”下达的指令并反馈信息,确保运行安全。

德兴铜矿5G+电机车无人驾驶控制中心。新华社发

  为让“小火车”精准完成装矿、卸矿任务,技术人员采用了双重技术保障。“类似给电机车装上眼睛和嘴巴,它可以‘看见’物体的确切位置,还可以‘告诉’指挥中心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程智鹏说。德兴铜矿智慧矿山不断出现新技术新场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矿山的认知,激发了矿山发展的潜力与动能。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