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6/19 09:22:06
来源:新华社

老牌钢铁企业有了全自动化的“黑灯工厂”

字体:

  新华社南昌6月18日电(记者姚子云)入夜,走进江西省新余市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的薄板作业区,设备指示灯在黑暗中闪烁,机器人灵活地拆捆和贴标,3部无人智能车穿行,将一卷卷钢卷精准送出仓库。

  在薄板作业区中间库,无人智能车和机器人24小时作业,每日钢卷吊运量达7000吨。“原来三个人满头大汗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吹着空调、盯着监控就能做完。”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一生产班长胡华说,每小时出库吨位提升120%,钢卷夹损率降低90%以上,每年降本增效超18万元。

在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薄板作业区中间库,无人智能车正在调运钢卷。新华社发

  智能制造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帮助新钢集团产品升级迭代。继2023年成功研发“手撕硅钢”——0.1毫米宽幅超薄无取向电工钢之后,今年4月,新钢集团宽幅高品质优特钢带可实现国外钢带产品替代,产能及市场占有率进入行业第一方阵。

  曾经,老钢铁企业给人的印象是“傻大黑粗”,如今,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老钢铁企业建起“黑灯工厂”。

  机械臂灵活扭动,一次次夹住样品稳稳地送入和送出检测区。仅需180秒,一个板材或棒材的拉伸性能测试便顺利结束。在新钢集团智能拉伸实验室,室内空无一人,全自动拉伸试验机器人高效运转,金属拉伸断裂的响声不时传出。

  “我们实验室每日最大拉伸试样检测量达到1700个,检测速度大幅超过人工。”新钢集团技术中心钢轧检测作业区作业长汪承星说,智能拉伸试验无需人工操作,黑灯条件下也能照常运行,投用后检测准确性有效提升,日均检测量增加20%。

  

图为新钢集团炼铁智慧集控中心。新华社发

  即使是传统炼铁车间,也实现了大“变身”。轻点鼠标,便能轻松完成炉温调整、气流调整等铁水冶炼关键操作。金红兵在高炉工作近20年,他说,过去大部分时间在炉台操作,总是一身汗一身灰,现在智能化改造后,上料、热渣、配管等工序集成化一键处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每年仅降低故障率就可减损260万元,节省人工成本近200万元。

在新钢集团硅钢集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操控硅钢产线生产。新华社发

  这些变化源于新钢集团的“聪明大脑”。走进新钢集团硅钢集控中心,只见硅钢产线的状况和指标数据在指挥大屏上实时清晰显示。“生产一卷钢材,消耗的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都能显示。”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硅钢作业区作业长胡斌说,硅钢集控中心围绕硅钢产线制造全流程工艺实现制造智能化,钢卷生产工艺由1小时缩短至10分钟。

  智能化工厂同时也是绿色生态工厂。在新钢集团能源环保部给排水作业区,数尾金鱼在中央水处理站的一汪池水中悠然游曳。“这些都是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流入池中。”新钢集团能源环保部给排水作业区作业长黄友辰说,这些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已达到了养殖水质标准。

  “作为一家成立于1958年的老钢铁企业,我们不断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荣说,新钢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化工厂,目前实现了生产、采购、物流、销售的精细化管控和高效协同,正向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的目标迈进。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