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07/11 14:58:29
来源:新华网

南昌高新区加快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

字体:

  当前,南昌高新区正加快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从公园绿地到城区道路,从公共建筑到居住社区,“自然之力”的运用已融入了南昌高新区城区许多角落。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一个连贯而高效的海绵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南昌高新区海绵城市重点示范片区鱼尾洲片区。新华网发 舒雯 摄

  家门口的“雨水花园”

  近日,家住火炬五路北沥三和公寓的居民罗远艳发现,单元楼下的绿化带内出现了一个个小型“雨水花园”,连续数日暴雨,小区却看不到明显积水。

  北沥三和公寓居民家楼下新增多座带溢流井等海绵设施的“雨水花园”。新华网发 舒雯 摄

  罗远艳所在的小区是一个有着近20年楼龄的小区。在前期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后,该小区实施了一系列海绵化改造。

  “前期重点解决了雨污水混错接和管道缺陷问题,再通过海绵设施建设解决小区原有的设计缺陷问题。”南昌高新招商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小区现已完成约1000平方米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改造,植草沟、溢流井等海绵设施嵌入其中,还通过实施雨落管断接,增设多处缝隙式排水沟以及调整路面坡向等,使小区道路及屋面雨水能够顺利汇入下沉式绿地内。

  南昌高新区人才公寓北区旱溪景观改造后,雨水能够自然渗透。新华网发 舒雯 摄

  目前,南昌高新区已实施了11个海绵型建筑与社区项目。南昌高新区人才公寓北区中央的旱溪景观经改造后将更好地发挥雨水自然渗透作用,可蓄滞约200立方米雨水。人才公寓南区约2500平方米的大草坪经改造为下沉式绿地后可蓄滞约400立方米雨水,有力缓解了排水管网的压力。在溪湖春晓、绿地玫瑰城西区等小区,也因地制宜进行透水铺装、增设雨水花园、改造生态停车场等使小区功能品质得到了提升。

  绿地玫瑰城西区小区绿化改造后。新华网发 舒雯 摄

  为市政管网“减压”

  为进一步加强公园绿地与城区道路的“海绵联动”,海绵设施的更新也在城区道路开展。“今年以来,南昌高新区已完成海绵型道路改造面积近5万平方米,消除了3处常年易涝积水点。”南昌高新区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昌东大道与艾溪湖二路交叉口积水点改造利用周边绿地和湖泊进行蓄滞消纳。新华网发 舒雯 摄

  昌东大道与艾溪湖二路交叉口的辅道曾经积水严重,在对该处积水点改造过程中,运用自然排水系统的思路,发挥绿地、湖泊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冲作用,减少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在地下新建两条市政雨水管网外,还在绿地内设置了过水通道、火山石沟等,将积水引至艾溪湖湿地公园内湖进行消纳。

  此外,艾溪湖北路、艾溪湖西路等也已完成提升改造。“现在的人行道采用了更耐用的透水混凝土材质,结合下设管网,具备了海绵蓄水功能。绿地改造为下沉式后可以利用天然雨水解决部分绿化养护用水,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城市与自然相融共生

  水清岸绿,岛屿萦回,蝶变后的鱼尾洲公园将青山湖、艾溪湖等城中湖泊与赣江南支连通,形成了一座天然的雨洪调蓄池,实现了湿地治理、恢复和保护的良性循环。

  鱼尾洲公园这块吸饱水的“大海绵”,还让雨水有了新的用途。近日,公园西侧绿地内新增设了4处取水泵及取水栓,不仅可以利用存蓄的雨水进行公园绿植浇灌,还可以为洒水车供水,用于冲洗市政道路和绿化喷灌等,使鱼尾洲片区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可达到10万吨/年。

  南昌高新区鱼尾洲公园新增4处取水点可实现雨水再利用。新华网发 舒雯 摄

  今年以来,南昌高新区已打造了12个全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随着南昌高新区海绵城市重点示范片区鱼尾洲片区、南昌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期、昌东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工程等一批项目的实施,海绵城市理念越来越成为市民可感可知的日常。

  截至2023年底,南昌高新区已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31.58平方公里,全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例从20.5%提高至66%。(舒雯)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