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学期开启,校园的操场上再次回荡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热辣滚烫”的体育课让学生们心情舒畅、活力四射;各地各校纷纷组织师生同上心理健康开学第一课,助力学生以优良的心理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
细心的家长发现,近年来,孩子的课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小学阶段体育课每天1节体育课,初中阶段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2节体育课,体育课从冷门变成热门。
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不仅有利于防止“小眼镜”“小胖墩”,让青少年拥有强健的体魄,也有利于缓解学习压力、调节情绪,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省大力实施课时保障行动,针对不落实国家课程开设刚性要求、挤占挪用体美劳课程的现象,印发《中小学体美劳“保课时”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于2023年启动实施,力争到2025年全省中小学校全部开齐开足体美劳课程。
2024年“奔跑吧·少年”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在我省圆满落幕、南昌二中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亚军,刚刚过去的暑假,全省青少年体育事业捷报频传、成果丰硕。
我省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让更多孩子感受到体育魅力、享受运动乐趣。
2024年,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举办了大中小学生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11项比赛,各地各校层层开展联赛选拔赛,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目标。研究制定省级体育示范校建设方案,遴选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8所。截至2024年7月,全省开展游泳教育的县(市、区)增加到78个,已有54万余名学生接受了游泳技能培训。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常态化开展“万师润万心·大谈心大走访”活动,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分层分类开展“朋辈之间相互谈”“班主任/辅导员全面谈”……聚焦青少年心理问题,近年来,我省做了大量工作,做好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答题”。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是主阵地。省教育厅联合省文明办成立江西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聘任高校50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中小学及医院共250名专家组成专家团队,招募473名心理志愿者,划片区进行分层管理与对接。截至目前,全省各中小学校共建成达标心理健康辅导室6599所,各设区市、县(市、区)陆续建立了96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辅导站),建设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60个。出台中小学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实施中小学10万名班主任辅导提升培训专项,营造“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师”的浓厚氛围。
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情况,我省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和重点关爱台账,以学生“成长画像”画好“心理画像”。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