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0月10日电(记者刘佳敏)“母亲大人膝下敬禀:儿出外不觉两个月余矣,现在身体平安,不必挂念……我在前方要粉碎敌人‘围剿’,争取革命首先胜利,余言难叙。”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长征前夕毛泽东旧居——何屋,红军烈士易冠美的后代易克美,向于都县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展示着几张“特殊”的家书复印件,学生们好奇地打量着,努力从纸张中辨认字迹。
这些家书是红军战士易冠美写给母亲的信,不过百余字,却记录着一段红色往事。易冠美出生于1908年,父亲早逝,弟弟易鸿兴参加红军后壮烈牺牲。为完成弟弟的革命遗愿,1933年,易冠美毅然辞别母亲,奔赴前线,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在连天的烽火中,易冠美给母亲先后写了四封家书,关心母亲的身体情况,诉说自己在部队的近况,薄薄的家书传递着易冠美对家人深深的思念和对革命坚定的信仰。易冠美的母亲仔细地将这些家书珍藏在铁盒子里,每到深夜,就着昏暗的油灯一字一句读信,未及读完已然泪流满面,信纸上斑斑泪痕。
“在我小时候,奶奶会把信从太奶奶的铁盒里拿出来,念给我听,我当时也不太懂,只觉得心情非常沉重。”易克美说,后来她才明白,这是一种特殊的祭奠方式,在反复咀嚼文字的过程中铭记先辈的牺牲。
2021年3月,易克美和弟弟易克云将四封书信原件捐赠给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历史博物馆。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常在这几封家书前驻足,“从这些家书中可以感受到先辈们的家国情怀,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博物馆工作人员谢称英说。
一封封红色家书成为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见证,历经岁月沉淀,凝结在字里行间的拳拳家国情怀愈发厚重。
“叔台在家中要做宣传鼓动一班青年赤卫队到前线来,粉碎敌人五次‘围剿’才能保障土地利益。”这是于都县新陂乡群联村红军烈士欧阳洪长在1934年写给叔叔欧阳荣发的家书,信中既问候了家人身体、关心家乡农事,更表示希望叔叔能够动员扩大红军,支持革命。
同年,欧阳荣发给前方的侄子回信,但可能因为部队已开动,信件被退回。信中写道:“知你在前方身体强壮,我们阅后心甚畅快……在前方要努力工作,争取革命胜利。”结尾,“革命胜利”四个大字尤为醒目。
这段穿越时空的对话字字滚烫,展现了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一对叔侄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侄让叔信党,叔让侄事党。“一封家书就是一段家史,而红色家书既是家的故事,更是国的故事。”欧阳洪长的继子欧阳可辉说。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这是《长征组歌》的一段唱词,也是易克美每每唱起情难自禁的选段。2015年以来,她加入以红军后代为主体的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坚持随团奔赴各地演唱,将祖辈的故事带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