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首届江西武宁(庐山西海水域)渔文化暨秋季捕捞活动11月9日在武宁县启幕,旨在传承和弘扬江西悠久的渔文化,进一步唱响“西海博鱼”品牌,推动“渔旅”融合发展,助力武宁将休闲渔业打造成旅游消费新热点。活动期间,新华网特邀江西山水武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剑做客访谈室,就“智慧渔业”的构建、鳙鱼养殖的特色与优势以及举办渔文化活动对武宁渔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与网友进行分享。
新华网:传统的“汗水渔业”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渔业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渔业也在不断升级,更具有科技含量,农发渔业是如何运用科技点亮“智慧渔业”的?
黄剑:多年来,农发渔业深耕水产领域,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等头部专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共同搭建了集检验检测、监督监管、安全防伪于一体的质量管控平台;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科技厅共同推动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渔业产品的科技支撑力。在推广养殖技术的应用与试点方面,制定了产品驯养流程、水面湖库养殖制度、捕捞作业流程等,不断提升大水面养殖驯养与捕捞水平。
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实现“双提目标”。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等头部专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加大大水面领域的科研项目投入,积极推动“典型湖库净水渔业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和人类活动干扰对庐山西海鱼类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影响的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渔业产品的科技支撑能力,为公司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实现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水域生态产品价值的“双提”目标。
新华网:开展增殖放流是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农发渔业每年都会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投放鱼种主要以对水质有清洁作用的鲢鳙鱼为主,请问为什么会选择此类鱼苗?
黄剑:鲢鳙鱼属于滤食性鱼类,我们通过人工补充鲢鳙鱼,达到以鱼养水、以鱼护水的目的,并且经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检测,“庐山西海有机鳙鱼”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钙、铁、锌等含量均高于同类鳙鱼20%以上,硒含量更是同类鳙鱼的5倍以上,具有独特的营养品质特色,所以公司的主销产品为“庐山西海有机鳙鱼”。
为确保品质,公司还投资建设了总面积约1500亩的静养基地,设有鳙鱼静养网箱设施10组共100个、总面积约6000平米。静养基地主要功能是对公司从非禁捕区水域捕捞的鳙鱼活体产品进行精养、瘦身,静养时间一般为20天-45天,在销售前的一周,再进行每天两次的练网训练,实现鳙鱼活体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达到精品鳙鱼的标准。滤食性鲢鳙鱼类不仅是生态的守护者,也是农发渔业“西海博鱼”品牌的主力军。
新华网:近日,首届江西武宁(庐山西海)渔文化节暨秋季捕捞活动在武宁县举办,您认为本次活动将会对武宁渔业的未来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黄剑:作为渔业企业经营者,我们很感谢在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武宁县人民政府等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举办了本次活动,这也是武宁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渔文化节,既向大众展现了武宁的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渔业资源,又唱响了“西海博鱼”的生态价值,也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西海博鱼”品牌高质量绿色发展,推动企业向现代渔业方向转型升级,努力将武宁渔业打造成为全国优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发展为全省第一、全国前三的优质水产品及品牌供应商,与行业经营者共同发展,共绘渔业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