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1/21 16:12:27
来源:鹰潭市人社局

江西鹰潭:用心用情保障农村劳动者就业

字体:

  近年来,鹰潭市人社部门以“5+2就业之家”为抓手,聚焦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不断织牢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网”,用心用情全力保障就业创业。今年以来,鹰潭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2万人。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

  “咱们社区就业之家举办的活动不仅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还能让我更好的照顾家人。”家住鹰潭市高新区周家社区的周慧珍女士,毕业后回到家乡,面临着就业困难问题,通过参加社区专为农村劳动力和返乡人员举办的招聘会,顺利找到了一份在家门口适合自己的工作。鹰潭市依托全市各级各类“5+2就业之家”网点,充分发挥就业之家载体服务质效,通过动员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之家工作人员的力量,抢抓“清明”“五一”、“十一”“春节”等返乡人员回流关键时间节点,采取信息登记、电话联系、上门入户等方式,全面掌握返鹰留鹰劳动力总量结构、行业技能、分布流向、求职意愿等情况,确保就业意愿清、就业去向清、就业技能清。动态建立返乡人员就业需求清单,着力打通供需两端,针对性举办了“乡约端午 ‘职’等你来”“金秋招聘月”等返乡人员现场对接会。

  2024年以来,通过“直播带岗”“线上招聘”“专场招聘”“设点招工”“点对点送工入企”等方式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442场次,线上线下收集发布2200余家企业7.2万余个岗位信息,达成就业意向2.7万余人。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

  “我去年技校毕业后在南昌市打工,今年想在家门口就业,在就业之家了解到本地企业需要大量的叉车工,工资还不低,就在网上填写了叉车培训表,想不到培训机构送培训上门,直接在镇里就开展了“一乡一品”叉车培训,真是太便民了。”家住贵溪市河潭镇九夏村夏先生说道。

  近年来,鹰潭市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增强就业本领的重要手段。建立重点产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需求清单,大力推行“企业下单、机构接单、劳动者点单、政府买单”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大力实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形成了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的职业培训路径。创新打造“一乡一品”职业培训模式,准确掌握城乡劳动者培训需求信息,精心选定叉车、烘焙、家政、电商等实用性培训项目,精心挑选优质培训机构,精心挑选培训教师、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将培训下沉到乡镇、村,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便到县城集中培训的困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家门口培训,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推动广大劳动者从“无技能到有技能、低技能到高技能”转变。

  2024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1358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劳动者参加培训4826人次。

  发挥创业扶持作用 带动农村劳动者就业

  “创业担保贷款的政策真的好,直接扫一下二维码,进入小程序,线上填写信息,直接就把贷款申请下来了”。返乡开了一家冒菜餐饮店的杨飞,通过就业之家宣传得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扫码填写信息申请后,直接享受到了3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

  鹰潭市积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收入的效应,加强农民工创业支持,打造全生态、专业化、多层次的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建设,对入驻企业落实好物业、卫生、房租等补贴,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补贴58万元。推行创业担保贷款市场信用担保模式,全方位开放农村创业贷款申请银行网点,促进63个合作银行经办网点向乡村延伸,推进乡镇(街道)银行经办网点全覆盖,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家门口”“一站式”的服务。积极推广农房农权抵押模式,大力推行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住房抵押担保贷款,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积极破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初创群体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为820名返乡入乡劳动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8809万元,带动就业5113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2人11.3万元。

  实施分级分类认定 帮扶农村劳动者就业

  “太感谢余江就业之家了,帮助我儿子找到工作”。赵友财是一名智力残疾人,由其父亲代为进行求职登记,鹰潭市余江区就业之家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积极推送简历,多次陪同企业面试,最终成功帮助他成功入职。鹰潭市大力实施“就业580”行动,保住脱贫劳动力、4050人员、残疾人等农村就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依托各级各类5+2就业之家,累计为农村劳动者提供登记求职2.71万人次,职业指导1.8万人次,职业介绍2.16万人次。人社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2112人,发放补贴1099.25万元,全市19965名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实现就业14873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清零。(黄鑫)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