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教育强国建设和科教强省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南昌大学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进一步细化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主动融入与引领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砥砺奋进。近日,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做客“新华全媒访谈”,与网友进行分享交流。
新华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您认为南昌大学取得的重大发展成就与改革有何关系?
罗嗣海:南昌大学作为全省高校“领头羊”,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行,走出了一条红土地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求索之路。
一、改革是南昌大学与生俱来、始终传承的天然基因
1921年,为了改变江西积贫积弱且没有现代医学教育的窘况,何焕奎先生开时代之先,创立了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标志着南昌大学办学的开始。1993年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启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先河,学校成功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融合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形成了文理工医学科门类齐全的办学格局。可以说,南昌大学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江西高等教育砥砺前行的改革史。改革,已然成为南昌大学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二、改革是南昌大学内涵建设、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
在成为集文、理、工、医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后,南昌大学坚定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南昌大学率先在全国地方高校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成为江西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者、科学发展的示范者、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者。通过系列努力,学校陆续取得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高端平台,本土培养院士等高端人才,以及“双一流”建设学科、博士点的重大突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发展成果,内涵建设初见成效、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社会影响显著增强,大踏步赶上高等教育新时代发展步伐。
三、改革是南昌大学砥砺奋进、服务江西的必然选择
新征程、新使命。2024年7月,南昌大学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对学校发展作出战略部署。2025年初,学校召开全委会议,又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南昌大学的发展实践证明,唯有让改革成为破题的关键一招,才能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方能为建设教育强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网:刚刚您说到,去年7月南昌大学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能否详细介绍下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对南昌大学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部署?
罗嗣海:南昌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与学校发展的阶段,吹响了全面开启“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号角,描绘了南昌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图景,明确了学校的使命任务,即努力打造特色学科、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三个高地”和奋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地方大学服务区域发展、革命老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样板”的使命任务。
会议对学校未来发展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第一步,到2035年,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全面完善,世界一流学科的学科方向居世界领先水平,初步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特质。第二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会议还提出纵深推进“十大行动”:即未来五年,通过一流学科攻坚、人才培养创优、人才引育筑巢、科技创新攀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服务发展增效、医教研协同深化、国际化水平提升、条件保障强化、深化改革提质“十大行动”,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良好开局、行稳致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南昌大学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南昌大学将如何细化实化进行落实?
罗嗣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理应奋勇担当,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学科交叉,拓展拔尖人才培养,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完善卓越人才培养制度,重构培养方案,培养行业领域型卓越人才,推进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需求适配度。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推动“本研”一体化贯通培养改革。
二是聚焦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改革。开展学科组织模式创新,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组建学科团队,凝练学科方向。推进“双一流”攻坚,加大材料和食品学科建设投入,强化“学科-平台-学院”整体协同。深化院士平台建设,汇聚学科方向优势力量,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世界前沿科技,实现关键核心技术“0-1”的原始突破。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加强“人工智能+”“医学+”等,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深化有组织科研管理改革,精准组建战略型、研究型和服务型科技创新团队,建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评价和荣誉奖励体系。推进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加快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强化与龙头企业战略合作。
三是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革。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进步,优化成果转化政策,强化转移转化体系,加强社会服务团队建设。强化“高新区/工业园区+科技园”的社会服务模式,落实三个“十百千”社会服务发展任务,即在力量上,发挥干部和专家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十位校领导、百位处级干部、千名骨干教师”下沉一线,对接产业、服务地方,3年内推进千名教授博士进企业。在对象上,以省会引领战略为中心,对接“十个地市、百个县区、千家企业”,以点带面、覆盖全省。在途径上,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以产学研合作和高水平成果转化为手段,对接“十个平台、百项技术、千个产品”,推进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江铜模式为标杆持续推进互动发展,打造转移转化特色品牌。
新华网:我们知道,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提出“汇全校之智服务江西发展”。请问服务江西发展,南昌大学有什么具体打算和行动方案?
罗嗣海:在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我们明确提出了南昌大学“汇全校之智服务江西发展”的理念,紧密对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建设中部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有力支撑服务江西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成为引领与支撑江西发展的“发动机”与“火车头”。
我们的规划是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撑与引领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上作好全省示范、当好“领头羊”,实施需求牵引战略和开放办学战略,实施服务发展增效行动,打造地方大学服务区域发展南大样板,通过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融入区域经济主战场,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围绕“1269”重点产业链,锚定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需求,融汇多方资源,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畅通融通。
具体做法及主要成效有:
对接国家战略,搭建校地合作重大科研平台。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创新链,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对接“新材料强国2035”战略。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市人民政府、高新区四方共建南昌实验室,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建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攻克材料领域世界难题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二是对接健康中国战略。与小蓝经开区共建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突破了优良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种高通量筛选技术和高活性制备技术瓶颈。三是对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获批成立南昌大学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打通流域碳中和从基础技术原理到关键技术研发到系统集成再到工程应用的技术创新链条。
对标省委决策,积极布局服务“1269”行动计划。学校严格对标省委有关决策部署,深化政产学研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制定《南昌大学助推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针对我省“1269”行动计划中的食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等重点制造业产业链,协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校地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学校与萍乡、赣州、吉安、新余等多个市县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丰城研究院、鹰潭研究院、赣州产教融合研究院、上犹两山转化研究院、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吉安智能探测与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中国井冈山“两山”学院、吉安绿色食品新质生产力转化中心、抚州临川城乡发展与产业创新研究院等诸多平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赋能头部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与区域头部企业开展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江铜集团捐赠南昌大学5000万元(1000万元/年)用于共建江铜材料学院(铜产业研究院)等,并设立研发准备金(5000万元/年)用于共同攻关科研项目。与中微公司共建智能物联与微观加工产业学院,助推江西省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依托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发酵工程大型系列研究设施,与江中食疗、煌上煌等开展粮油食品等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依托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昌实验室,与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围绕复合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应用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优化学科设置,培育服务产业发展人才。学校积极提升学科布局能力,加快构建与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学科体系。一是优化学科布局。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今年停招6个办学能力较差且与“1269”关联不大的专业,新申报智能建造、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8个新专业。二是强化优势特色学科支撑保障。持续深化“学科特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学科育人机制,完善“五链融合”发展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科建设活力。三是提升人才引育水平。围绕“人才强省战略”,锚定“284”人才引育工程目标,逐步建立分级分类的人才引育支持体系。近年获物理学、水利工程、基础医学和药学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累计18个),大力提升人才输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