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乘改革长风 启赣鄱新篇——2024年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改革,激荡2024年的神州大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
改革,也是2024年江西一路奋进的昂扬旋律。年底召开的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重点部署我省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任务,奋力打开江西改革发展新天地。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划之年。一串数字,列出江西不俗的改革成绩单——
6项!我省2024年度6项重点突破改革事项善作善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3年!历经3年攻坚,江西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于2024年底圆满收官,推动改革攻坚实现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300多项!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谋划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江西的细化、实化、具体化。
一年来,我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用足用好改革的“关键一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绘就新征程上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守正创新,省委《决定》彰显浓浓江西味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方能把握时代。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江西考察,提出“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等系列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江西就有行动、见成效。
过去一年,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锚定正确方向。
2024年12月28日,南昌滨江宾馆大会堂。在如潮的掌声中,《决定》在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上审议通过。
时间回拨至4个月前。
2024年8月以来,省委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谋划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举措,制定实施《关于我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件起草工作方案》,成立起草工作组,省委书记尹弘担任组长,全程指导部署起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起草过程中,省委在全面对标中央精神的前提下,防止上下“一般粗”、不搞“急就章”,而是严把质量关、注重“长远谋”——
省委先后召开专家学者、党外人士、企业界人士3场座谈会,起草工作组花费3个多月时间深入全省各地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和经营主体对改革的所思所盼,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力求《决定》突出江西实际,使改革精准对接江西发展所需。
《决定》开列60条,坚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方面,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我省的重大改革任务,系统提出300多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改革举措。
深化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打造“赣企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江西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少同志认为,《决定》不仅全面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决策部署,还彰显出浓浓改革味、江西味,是新征程上江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必将引领江西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航程。
以上率下,省领导发挥改革“头雁”效应
改革改什么,问题是导向。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过去一年,我省聚焦制约江西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等6个年度重点突破改革事项,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原创性的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省委深改委充分发挥改革攻坚突破“指挥部”作用,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省委深改委成员始终站在改革第一线,省领导以身作则、挂帅出征,以上率下推进重大改革项目,发挥改革“头雁”效应。
省委书记、省委深改委主任尹弘亲自谋划、指导重大改革,并领衔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中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等“小马拉大车”难题,推动形成《关于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的意见》等制度成果,全省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树立了标杆。
省长叶建春牵头推进数字政府改革,指导各地各部门按照“五统一”“省级主建市县主用”等原则,高效集约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省级数字政府决策指挥平台、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打造形成覆盖全省的电子证照服务体系,有力推动政府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围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等重点突破改革事项,省委深改委其他负责同志深耕自身改革“责任田”,重点重抓,带动年度22项省委深改委成员领衔推进的重大改革项目全部顺利结项。
在省委深改委的示范带动下,省委改革办建立健全改革探索和经验推广机制,全省各地各部门有效发挥改革“主力军”作用,推出南昌以“诉事速办”打造人民法院数字化履职路径、赣州以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破解农村土地零碎化和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等难题、九江以排污权储备和交易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上饶以与长三角合作打造“科创+产业”双向飞地新模式提升创新势能、萍乡以定增招商模式撬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大幅增长、鹰潭通过全域推行义务教育老师“县管校聘”做到“校校皆好校”等一批具有集成性、差别化的改革经验,推动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在赣鄱大地蔚然成风。
聚力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圆满收官
2024年岁末,随着最后一批改革工作任务的销号,我省在为期3年的“攻坚周期”末尾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改革答卷”。
改革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2022年,《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和十大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先后“出炉”。
全省紧扣“一年全面铺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整体提升”改革攻坚目标,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深化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改革、健全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改革等十大改革攻坚行动。
2024年,我省聚焦十大重点领域接续发力,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圆满收官。
——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我省“退休”“企业信息变更”“义务教育入学”等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入选全国优秀典型案例汇编;“赣服通”1.6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惠企通”平台累计为22万户企业兑现惠企政策342.9亿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企业安静期”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措施。华勤千亿产业基地、晶科“智慧大工厂”等一批百亿元级项目加快建设。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有力推动去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3.6%。
——重要科技领域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围绕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组建24个科技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全链条创新;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172家,实施“有进有出”的积分制动态管理;围绕重大科技成果熟化与工程化,推进“先赋权后转化、先使用再收费”改革,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清单……有效推动产业逐“绿”向“新”求“智”。
——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国资国企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紧紧围绕我省“1269”行动计划,实施江西国有企业“争链主强集群”行动,带动去年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新组建省农发集团、省数字集团、省人才集团、省旅游集团等一批省属企业,填补农业、数字、人才等领域省属龙头企业空白;现代产业引导基金实现设区市和赣江新区区域二级母基金全覆盖;深入实施董事会建设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三项制度”改革实现系统性突破。
——农业农村改革扩面提速,乡村振兴动能不断增强。
农村“三资”管理进一步规范,全省约30%村级集体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账套分设;赣南脐橙等六个江西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入选“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百强榜;全面加强优质农产品与高端商超和电商平台供需对接,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58家;2024年以来新增农业产业化项目数量同比增长79.1%,入驻高端商超餐饮的优质农产品较2023年底增长4.8倍。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迈出坚实步伐,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赣鄱文化软实力,人才发展活力显著释放,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截至2024年末,攻坚行动600余项细化的改革工作任务全部“交账”,实现三年攻坚的预期目标,我省各领域体制机制更加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更加充沛。
改革惠民,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得到破解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2024年底,“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发布,我省12个案例成功入选。其中,近一半关涉民生领域改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之一。
一年来,我省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红土地上,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
通过推进乡镇敬老院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出台“托育补贴”等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对“一老一小”的保障服务质量更优。在省级层面,不仅是民政领域,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健全,让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得到有效破解。
在宜春,学校学生“放心用餐”管理制度改革有力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在抚州,“两山”实体化转换改革创新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强烈的获得感。“以前填各类表格,加班加点;现在‘一表同享’,省时省力。”在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炉下村,数据专员袁霞男向记者细数变化:手机上的工作群少了,但资源共享多了,为村民办事的时间多了。
小市发挥小市的优势。景德镇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发展,让“窑火千年,生生不息;陶瓷文化,薪火相传”。新余市把农村产权交易从“线下”搬到“线上”,有效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
新年开新局,改革正当时。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决定》出台这一精心谋局、勇敢破局的新起点上,江西“改革”号航船奋楫扬帆再出发,必将推动现代化江西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江西力量。(记者 卞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