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2/10 09:02:10
来源:江西日报

“龙”“游”四海

字体:

  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龙灯非遗工坊内,史克滨(左)教外国留学生制作彩带龙。

  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龙灯生产基地,工人加紧制作龙灯,供应海内外市场。

  1月17日,在南昌中学青云谱校区,学生们共同舞动彩带龙。

  1月14日,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龙灯生产基地,南昌航空大学外国留学生司马景阳体验舞龙的乐趣。

  “这是我在中国过的第一个春节!我参观了龙灯生产线,舞了会喷烟花的龙灯,还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条彩带龙,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太棒了!”1月14日,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龙灯非遗工坊内,来自尼泊尔的司马景阳难掩内心激动,兴奋地说道。

  当天,包括司马景阳在内的4名南昌航空大学留学生,在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城南龙灯”代表性传承人史克滨的带领和英文版视频教程的辅助下,亲手制作了彩带龙。“留学生们有很多奇思妙想,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手中体现出了个性色彩。”史克滨说。

  城南村已有700余年制作龙灯的历史,用传统技艺制作一条龙灯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让龙灯制作效率更高,让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史克滨不断创新制作技艺:在龙灯骨架材料的选择上,使用工程塑料代替传统的竹木材料,产品重量大大降低,耐久性得到提升,同时还便于远洋运输,节省物流成本;在灯光效果上,LED灯代替了蜡烛,配合使用电子打火的冷烟花装置,让龙灯表演色彩绚丽又更加安全。除了技艺的改进,史克滨在舞龙体验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他在保留龙头外观的基础上,将龙灯做小,龙身简化为一条飘逸的彩带,即便一个人也能享受舞龙的乐趣。

  作为一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史克滨还走进校园,向学生们讲解城南龙灯的制作技艺和传承历史。1月17日,在南昌中学青云谱校区操场上,近千名学生共同舞动彩带龙,行云流水般的表演震撼人心。该校区团支部书记马国外表示,自2020年起,学校就将彩带龙引入大课间活动,让学生们在舞龙过程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融合现代科技,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史克滨满怀信心地说。(记者 史港泽 王蕴蓉)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