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位于贵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西上鑫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铜杆铜管铜棒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来回穿梭、机声隆隆,热闹非凡。该项目是省大中型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占地面积294亩,引进开坯机、红轧机、精轧机等先进的有色金属加工设备,建设多条铜制品生产线,建成后可年产35万吨铜杆铜管铜棒。
近年来,鹰潭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全市上下大力倡导“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1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GDP增长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增速保持全省第二;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投资增长9.4%,占全部投资比重的7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
铆足“拼”的劲头,持续做优项目“储备池”
为解决过去资金等项目、政策找项目、项目难落地等问题,鹰潭市坚持问题导向,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项目谋划储备提升行动,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重大政策研判。该市成立市重大政策研究专班,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上级资金政策,加强研究分析,梳理形成《中央资金政策汇编》和13期《重大政策研究专报》。
常态化抓好项目储备。按照“发改点题、部门破题、县区答题”的工作思路,该市分领域、分区(市)开展项目谋划,邀请专家送政策上门,点对点进行谋划指导,目前已谋划储备拟争取中央资金项目170个、总投资约420亿元。
推动谋划项目落地转化。该市对储备项目逐个倒排可研、初设、财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时间节点,每周调度进展情况;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各区(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保障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对争取资金项目在用地、用林、资金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推动项目尽快开工。
跑出“快”的节奏,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全力抓“双率、双量”(开工率、入统率,投资量、实物量),鹰潭市着力夯实重大项目支撑,形成“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一季度,该市预计新开工重大项目153个、总投资45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9亿元。其中,20亿元(含)以上项目5个,1亿元至20亿元项目86个,涵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抓实项目协调推进。该市坚持每两个月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召开一次重大项目推进会,每个月召开一次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会议,常态化抓好项目谋划、资金争取以及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抓实项目调度督查。该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每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项目现场进行核查,市委联合督查组不定期对重大项目和获批中央资金项目进行现场督查,对未按期开工、进度慢、中央资金支付率低的项目下发提醒督办单。
抓实项目统计入库。该市发改、统计部门每月核对一次项目入统情况,对已开工未入统或入统不及时的项目,牵头召开会议协调解决,确保应统尽统、及时入统。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督导机制,定期调度项目进度和资金支付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强化“实”的作风,优化项目落地保障网
面对招商引资新变化和新挑战,鹰潭市持续擦亮“鹰办尽办”营商环境品牌,推动项目招商由“硬优惠”向“软服务”转变,不断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
金融服务再升级。该市推出“铜票通”再贴现产品、“转型票据”产品,有效缓解铜企业新上项目的资金压力。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和“银行+保险+知识产权”联动互补的融资新模式。成立50亿元的现代产业引导股权基金,针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当地龙头企业、重点拟上市企业等进行投资。
惠企帮扶再提升。该市全域推行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实行“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机制直通直达企业,截至目前已兑现惠企资金12.73亿元。建立市领导挂点、驻企特派员、政企圆桌会等帮扶机制,开展全市助企纾困大走访活动,助推企业发展。
法治保障再加强。制定出台全省首部设区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鹰潭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持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四大专项治理,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记者 吕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