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2/18 09:05:44
来源:江西日报

“三项第一”的背后

字体:

  原标题:“三项第一”的背后——看宜春提振城乡消费新活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2.5%,增幅均列全省第一位。2024年,宜春市拿下全省消费领域三项第一。

  新春伊始,记者在宜春采访,一些消费新理念、新场景、新模式、新IP让人耳目一新,城乡消费活力十足。

  “跟着主播云逛街,线上下单,即时送货,也可到店提货……”2月16日,记者在直播平台刷到宜春青龙商厦电商主播边逛边播,带着粉丝云逛街。青龙商厦是宜春的老牌商业综合体,如今越来越“潮”。“商厦里面还有更‘潮’的。”见记者来访,青龙集团购物中心副总经理周博斌说。

  记者来到宜春中山路,赶上青龙商厦“美人鱼”表演,现场人气爆棚。青龙商厦电商中心总监曹修兵介绍,通过云逛街、云探店,让线上粉丝看了就想来商场逛,逛了就到商场买。“美人鱼”表演和沉浸式消费体验,带动客流增长20%。

  消费载体提质、消费资源集聚、消费环境优化……宜春市坚持抓消费就是抓发展思维,坚持促消费、惠民生,大力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加快消费转型升级、培育本土消费热点、拓展差异化新型消费,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牵手长沙,借鉴上海、成都等地消费新理念、新做法,宜春市通过政策集成,强化业务培训,推动全市形成提振城乡消费的强大合力。2024年,市、县(市、区)联动举办线上促销活动,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85.85亿元,增长21.54%。

  宜春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涂婷婷告诉记者,全市现有电商企业1.24万家、线上店铺6.25万家,涌现出“硒海”“蓓秀”“诞恩”等一批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网货品牌,“润心山茶油”和“秋田满满”产品常年霸榜各电商平台。

  “线上+线下”,探索消费新模式,不断扩大消费边际效应。宜春市新引进的抖音宜春本地生活服务项目入驻商户1.4万家,直播交易规模成倍增长。“换换熊”是国内首家全资源智能AI交换平台,目前在线交易1.17万余笔,交易额1.53亿元。“互牛科技”通过电商、游戏、广告等,去年营收超亿元。

  围绕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宜春市加快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改造,宜春润达商业街区获评省级示范商业街区、省级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万载古城获评省级高品质美食街区,宜春万达广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商场。

  宜春润达综合体是城市新商圈,也是年轻人爱去的潮玩区。宜春润达商业项目副总经理刘启波告诉记者,围绕年轻消费群体,宜春润达不断丰富潮玩业态,打造潮玩聚集地,提供一站式潮玩体验,春节期间奇妙萌宠乐园非常火爆。

  宜春熊出没乐园以“熊出没”IP为核心,一比一还原《熊出没》中的场景,游熊树洞、光头强之家,体验“飞翔”“探险之旅”,熊出没欢乐盛典、熊出没奇幻精灵夜、熊出没梦幻冰雪节、熊熊贺新春等主题活动为亲子消费群体量身定制,开园半年接待游客57万人次。

  以原江特电机厂为载体全新打造的“1979春光里”文创园,成为宜春夜间经济新IP。该市绘制夜间消费地图,以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动、夜读6大主题为线索,串联起包括商业街区、特色景点、运动场馆、酒吧夜宵在内的50个点位。

  老商业越来越“潮”,新商圈越来越旺,新零售越做越强。宜春市本土新兴零售品牌“赵一鸣食品科技”已经成为全国平价零食行业头部企业,全国门店数超过1.5万家,其中赵一鸣零食门店数超8000家,2024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

  用好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宜春市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广泛开展惠民促销活动,全面提振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大宗消费,2024年商务领域核定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4.89亿元,参与商户3000余家,带动汽车销售1.5万台、家电消费超20万件。

  看“美人鱼”去青龙,年轻人去润达,孩子们去“熊出没”,买零食选赵一鸣……宜春市一批新的消费IP名气越来越响。万载烟花秀、樟树药交会、高安建材节促消费、惠民生;上湖辣椒节、店下山货节、南庙油货节、飞剑潭捕鱼节、三都挖笋节……“这几年城乡消费都动起来了,越来越有活力。”涂婷婷说。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业态更新、消费创新……宜春市城乡消费的动力越来越强劲,规模以上服务业去年实现营收431.7亿元。目前,全市培育电商基地和园区17个,其中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4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10家;铜鼓、万载、樟树、丰城先后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记者 梁 健 邹海斌)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