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2/18 09:05:36
来源:江西日报

自行车上的“村120”

字体:

  “高压181,低压97,血压又高了,要注意饮食清淡,过两天我再来帮你测一下。”近日,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高枧村,村医叶建兰骑着自行车,挎着药箱,来到84岁的高春发家中,为他上门检查。

  当日上午,叶建兰走访了3位老人,将他们的身体情况一一记录后,又回到高枧村卫生计生服务室,这里有村民在等着问诊拿药。“叶医生检查非常仔细,耐心地给我们分析病情,上门检查不收钱,大家都很信任她。”村民李金秀竖起大拇指。

  年过七旬的叶建兰扎根农村,从业48年,与另一名村医共同守护着村里2000多人的身体健康,被乡亲们称为村里的“120”。

  时针拨回至1977年,系统学习了中西医知识的叶建兰,被分配到高枧村,成了一名赤脚医生。“以前村里很多孕妇在家生孩子,消毒不严格,出现事故。”为改变这一现状,叶建兰积极推广组织上制定的“高危妊娠标准”,该标准按分值计算,分数越高表明孕妇生产风险越大,要送上级医院分娩。刚开始很多家属不理解,认为是给他们增加麻烦,甚至怀疑叶建兰是为了多收费。叶建兰没有过多解释,无论有多忙,到了被她判断为高危孕产妇分娩的日子,她都到现场陪着,宽慰孕妇和家属的心。

  “幸亏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几例被叶建兰列为高危的产妇,在产后脱离危险后,家属听到这些话,这才理解了叶建兰的苦心。

  1986年,叶建兰攒钱买了第一辆自行车,以前步行40多分钟的路程,骑车15分钟就能抵达。“有了车,出夜诊就方便不少。”叶建兰说,大半夜的,总有村民到她家敲门。“孩子发烧了”“老人呼吸困难,嘴唇青紫”……叶建兰朦胧中听到村民的呼喊,她总是翻身起床,背上药箱赶往病人家中。

  48年来,叶建兰坚持骑行往返于村民家和村卫生室,自行车上总是驮着病人或药品器材。寒来暑往,她已经骑坏了6辆自行车,也见证了农村医疗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卫生室的条件更好了,治疗室、观察室、输液室、药房一应俱全。药品价格公开透明,村民买药可以刷医保卡,非常方便。”叶建兰说,她的工作有了新变化,不仅要出诊,还要宣讲卫生健康知识。

  退休后,因为热爱,叶建兰主动坚守在村医的岗位上。如今,她骑上了第7辆自行车,重点服务村里352名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年人。“发挥余热多为村民做些好事。”叶建兰说,群众的认可,是她此生最大的财富。(记者 赵 影)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