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新”赋能 借“智”增效
南昌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质效提升
近年来,南昌紧紧围绕“一枢纽四中心”发展定位,坚持制造业立市,认真落实省“1269”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市“8810”行动计划,科技创新活力奔涌。半导体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汽车制造向智能化大步迈进……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也促进了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成为南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加大创新投入 推动企业发展
2023年底,南昌出台了《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并于近日出台《关于深化落实“8810”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日前,记者在江西省绿野汽车照明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360余名工人正熟练操作着各类设备,热板焊接、振动摩擦焊接生产线飞速运转,轰鸣声相互交织。“我们一直注重加大创新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焊接火花四溅,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在生产线上逐渐成型。从车架焊接、车身喷涂,到内饰装配、零部件安装,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科技与匠心。
“我们订单充足,生产任务排得满满当当。”该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刘小勇说,“目前公司手握2000多辆整车的交付订单,生产任务排至3月,今年以来每天产量接近200辆。”这一成绩得益于其融合5G通讯、物联网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基地,也与南昌在创新投入产出方面的成效紧密相关。
2024年,南昌将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工业领域,推动技术升级。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66.56亿元,增长70.4%。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1835家,净增116家,众多工业企业凭借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年营收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应建尽建,为工业创新筑牢根基。
创新平台支撑 实现产业升级
在科技创新中,创新平台无疑是关键的“加速器”,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近年来,南昌积极整合各类优质资源,精准发力,推动创新平台在数量与质量上实现双飞跃,助力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日前,记者来到北航江西研究院的工业CT成像检测实验室,无损检测工程师朱鹏正将一家企业送来的铸件小心放置进三维工业CT成像系统。随着设备启动,X射线精准照射,配合先进的AI算法进行数据成像,短短几分钟,一份内容详实、精准可靠的质量检测报告便新鲜出炉,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把控提供了关键依据。
北航江西研究院院长彭翀介绍:“自2019年扎根南昌高新区以来,研究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承载着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重要职能。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雄厚的科技与人才优势,研究院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携手共建了8个联合实验室,成功攻克了一系列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企业的创新发展破除障碍。”
在高能级创新研发机构的引进上,南昌秉持“一个重点产业配强一个战略性创新平台” 的科学理念,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国内顶尖大院大所。吸引了北航江西研究院、北大南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机构相继落户,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最强大脑”。
1月21日晚,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南昌瑶湖科学岛一期项目——南昌实验室项目最后一栋单体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该项目16栋建筑实现全面封顶,主体结构施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面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预计今年6月完工。南昌瑶湖科学岛一期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为全省首个省级实验室,构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五链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产生一批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其他创新平台打造方面,去年南昌新增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42家省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数量占全省的82.6%,在全省科研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接下来,南昌将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持续探索、砥砺前行,以创新为“新”动能,借智慧添“智”效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黄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