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2/22 12:18:32
来源:于都县委宣传部

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赣州市于都县与深圳市坪山区联合举办“链上坪山·于都”产业对接活动

字体:

  2月20至21日,赣州市于都县与深圳市坪山区联合举办“链上坪山·于都”产业对接活动。对接活动聚焦两地的深度合作促进两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优势互补,共谋赣深产业协作新篇章,共绘“特区+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深圳市坪山区政协主席管连秀,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俭生,坪山区二级巡视员林良沛,坪山区政协副主席杨建平,于都县委书记黄法,于都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松柏,于都县政协主席赖晓强等领导及两地优秀企业家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中,两地联合发布了《2025年度企业供需清单》。该清单汇集两地32家产业链企业供需产品及数量,其中于都17家企业提供了54项产品69项原材料需求;坪山15家企业提供了58项产品66项原材料需求,主要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生物医药、传统优势等产业。两地企业可以通过清单更直观了解对方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共赢发展30余家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共聚一堂,就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链上坪山·于都’活动搭建了两地企业沟通交流的桥梁,开启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活动,企业能够精准对接产业链资源,实现抱团取暖、共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更能为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注入强大动力。”震雄集团资源开发总监、主席特别助理喻叶龙说,“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举办,并且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探索更多的合作机会,在产业链上实现深度融合。”

  坪山作为深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未来产业试验区和东部中心城区,拥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势,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了6000亿元大关。

  于都县近年来积极推动纺织服装、智能光电、科技电声等行业向智能化、品牌化、个性化定制转型,工业企业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提档升级,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202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7家,16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完成智能化车间改造,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增长超30%,装备制造产业全行业产值增幅超400%,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数字化改造企业120家,上云企业达1320家,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7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培育省级科技领军入库企业1家、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

  此外,于都县还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对标深圳规则规制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抓好基础设施、企业服务、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对标深圳市政务服务规则规制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建立“链上于都”机制促进“邻居就是上下游、园区就是产业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在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中,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一窗式”服务,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同时,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规范行政执法,建立营商环境领域投诉问题快速处理机制;通过健全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更新思路理念,先后与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被评为“全省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县”。

  “我们对标大湾区优质蔬菜标准,对蔬菜标准化生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基地给予奖补扶持,建立了江西红品、都夏园、金瑞盛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完善基地环境监测、蔬菜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江西供销(于都)冷链物流园建成运营,为当地供销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提供分拣、冷藏、运输等优质环境,让蔬菜‘融湾’提速增效。”于都县科工信局局长朱晓斌说,“‘链上坪山·于都’活动搭建了两地企业沟通交流的桥梁,开启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未来,随着两地结对合作的不断深入,有望在更多领域结出硕果。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