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广州/南昌3月25日电 题:穿越一甲子的生命线——东深供水满足香港八成淡水用量
新华社记者
“国家始终把香港的民生需求放在心上,对香港的支持令人印象深刻。”站在广东省东莞市东深供水工程首级抽水站太园泵站,香港高主教书院学生张焜杰深有感触。
今年是东江水供港60周年。60年来,东江优质淡水源源不绝,供港总量已超300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需求总量约80%,有力支撑香港市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连日来,东江水供港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在香港、广东、江西等地举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和香港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心系一水、血脉情深的同胞将演绎更多融合发展的动人故事。
“没有东江水,就没有香港的今天”
1963年,香港遭遇大旱,350多万市民生活陷于困境,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心系香港同胞,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4年2月20日,工程全线开工,仅用短短一年时间,长达83公里的宏大供水工程建成,1965年3月1日,饱含祖国深情的东江水奔流入港,结束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
此后,一代代建设者敢于创新、接续奋斗,先后4次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扩建改造,年供水规模由建设初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到24.23亿立方米,有力支撑香港从传统加工制造业向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转型,成就了香港今日繁荣都会盛景。
近日召开的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60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水利部公布,东深供水工程累计对香港供水超300亿立方米,为香港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的供水网络几乎覆盖全港所有人口。“东江供港水量占香港淡水总用量约八成,是香港繁荣发展的命脉。”署长黄恩诺说。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朱兆麟说,东江水稳定输港、充足的食用水资源,是香港繁荣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回忆起香港曾“4日供水一次、每次仅4小时”、市民提水桶排队取水的岁月,年近8旬的水务署前署长高赞觉仍感慨万千:“没有东江水,就没有香港的今天。”
“一脉相连,饮水思源”
东江水源于江西赣州寻乌县、安远县一带的青山翠谷,南流500多公里,经东深供水工程进入香港。江西、广东带着对香港同胞的深厚情谊,60年初心不改,守护一江碧水。
今年66岁的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护林员龚隆寿连续46年守护40多万亩林区,穿破了100多双鞋子,巡山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46年间,三百山从未发生过火灾和污染。”他自豪地说。
安远县委书记杨有谷说,60年来,东江源头人民以保护好水源为己任,森林禁伐、河道禁渔、矿产禁采,先后关闭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160多家、拒绝对环境有破坏的投资项目340多个,全县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83%。“县财政收入每年至少减少5亿元,但换来东江碧水源源南流,值!”
广东是东江主要流域所在。原广东水电二局干部陈钦水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及后续多次改扩建,回忆工程一年完工壮举仍自豪不已。当时工程项目多、地点分散,还遇多次台风暴雨,施工机械不足,主要靠人力,领导者、技术人员、工人同甘共苦,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
为纪念东江水供港60周年,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教育局、水务署合办“东江水供港探索之旅”中学生内地考察团。首发团今年2月成行,香港水务署总化验师蔡德业和7所中学的近百名香港学生赴深圳、东莞,开展主题为“一脉相连 饮水思源”的探索活动。
张焜杰等同学在东莞市太园泵站近距离观察供港东江水取水口的原水水质,还了解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及节水措施等。“香港和内地血脉交融,内地为保障供港东江水的水量和水质作出巨大贡献。我们将更珍惜水资源,也要懂得饮水思源。”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纪纬纹表示,稳定的用水供应体现了国家对香港一贯的关怀和支持,保障了香港民生需求,促进了社会稳定,支撑了香港经济高速增长。
“再过60年,还是一样甜!”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和香港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东深供水进入新发展阶段,演绎出更多沿线居民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新故事。
近年来,水利部持续强化东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推进东深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确保对港供水量足质优。2021年底,东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干旱,但大湾区供水安全仍得到全面保障。
走过60载峥嵘岁月的东深供水工程,日常运行模式也在经历“全数智化”升级变革。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深圳供水管理部总经理李迎春介绍,工程沿线目前建立了覆盖“天、地、水”、多模态、多维度的“感知体系”,无人机、机器人、无人船等设备全时为工程“保驾护航”。
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也乘着创新科技发展势头,在2024年成立数字水务办公室,推动供水服务数字化,提高服务素质及能源效益。同时,水务署正与内地供水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建立“数字水务湾区”。
东江水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水源供给。它见证着香港和内地协作的互信,更串联起大湾区共同发展的愿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说,东深供水工程体现了国家在任何时候都非常关心香港发展,东江水供港60周年是提升全港爱国教育的好节点。
去年9月起,香港特区政府以“一脉相连 饮水思源”为主题,陆续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纪念东江水供港60周年。水务署目前还在紧锣密鼓筹备多项纪念活动,包括东江水供港60周年纪念典礼、国际水务领袖高峰论坛、大型装置艺术展等。
香港江西青年会理事陈沅彤说,每一滴水都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的巨大支持和持续关爱。“我们感恩先辈和祖国,珍惜当下生活,期待更多香港青年走进内地、了解祖国,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2024年,龚隆寿完成了到香港参观的心愿,感受到了香港同胞的热情。“再过60年,还是一样甜!”在今年东江水供港60周年之际,他由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