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4/02 10:08:45
来源:江西日报

一堆锯屑的“能量转化路”

字体:

  在铜鼓县排埠镇,一场关于竹木下脚料——锯屑的“绿色革命”正在上演。当地一家企业创新循环经济模式,将竹木锯屑转化为机制木炭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收集起来烧锅炉,将蒸汽卖给相邻的两家企业,每年额外赚了200万元。

  一堆堆锯屑的能量转化后,不仅竹木加工企业减少了2台工业锅炉,而且改变了使用锯屑做燃料的传统,让企业更加环保,3家企业都实现了降本增效。

  位于排埠镇的江西金柱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柱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竹签、牙签的企业。3月30日,记者来到该公司锯料车间,只见一根根毛竹被切割成段,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锯屑在锯台下越积越多。该公司负责人曾闯介绍,公司每天加工毛竹产生的锯屑约有65吨,以前每天留下10吨烧锅炉,用于烘干和碳化竹制品,剩余的55吨锯屑卖给江西省金启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启公司)。

  金启公司成立于2013年,以锯屑等下脚料为原材料,生产机制木炭。该公司负责人吴美明介绍,排埠镇有8家竹木加工企业,每天产生的锯屑等下脚料约200吨,他以每吨340元的价格购买,加工成机制木炭。2022年初,他在阅读一篇科普文章时,得知在生产机制木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于是产生一个想法,即能否将这些可燃气体收集起来,用于烧锅炉,再将蒸汽销售给周边的竹制品加工企业,使其不再用锯屑烧锅炉烘干碳化产品,既环保又减少费用,对金启公司而言卖蒸汽又可以赚一笔钱,企业间实现互惠互利。这一想法得到专家认可,周边2家企业也表示鼎力支持。

  在专家的指导下,金启公司很快买来锅炉,建起了可燃气体收集系统。2022年7月,金启公司开始为金柱公司、江西省金轮竹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轮公司)两家毛竹精深加工企业提供蒸汽。

  金柱公司与金启公司的生产车间相距400米,如何做到蒸汽到达金柱公司后不失温?吴美明介绍,在无缝钢管外包上一层保温棉,再用镀锌板裹起来,蒸汽从金启公司输出,到达400米以外的金柱公司烘干车间、碳化车间后,温度只会下降3至4摄氏度,完全能达到企业烘干、碳化的温度要求。金启公司为用汽企业安装了智能化计量表,供汽方、用汽方在手机终端可随时看到蒸汽温度、蒸汽压力、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等数据。

  金柱公司使用金启公司的蒸汽后,一年费用大约120万元,而原来使用自己安装的工业锅炉,每天需要燃烧锯屑10吨,一年下来这些锯屑可卖120万元左右;公司每年还需要电费25万元、水费2万多元、除尘费用10万元,两名锅炉工工资共12万元。“这样一算,每年可以减少开支近50万元,而且生产更简便、安全、环保。”曾闯说。

  金轮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使用金启公司的蒸汽后,一年节约各种费用30多万元。以前使用锯屑做燃料烧锅炉,不仅能耗大,存在安全隐患,热效率低,还产生大量烟雾、粉尘,现在使用金启公司提供的蒸汽,这些问题都轻松化解。

  吴美明介绍,收集机制木炭生产过程中的可燃气体并不难,推广相对简单,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都非常大。目前,他在省内外其他5个机制木炭加工厂开展可燃气体收集利用工作,周边需要使用蒸汽的企业都十分愿意拆除自家锅炉,改为购买蒸汽。(邱 桀 记者 李 颖)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