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4月3日电(谭茜予 赵瑞明)以“镜”为媒,联通世界。4月2日,2025中国AI眼镜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江西余江眼镜推介会在江西鹰潭余江区开幕。本次大会以“拥抱AI·镜启未来”为主题,吸引了雅视集团、Rokid等头部科技企业及全国眼镜行业的众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技术与眼镜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2025中国AI眼镜产业发展大会活动现场。新华网 谭茜予 摄
会上,余江区进行了余江眼镜产业发展推介。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总监潘雪菲、雅视光学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海英、Rokid乐奇(灵伴科技)创始人&CEO祝铭明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主题分别为“洞察‘境’界:智能眼镜交互新纪元”“拥抱AI,引领眼镜行业发展新潮流”“人工智能时代下,AI+AR如何重塑眼镜产业格局与发展方向”。
“杭州七小龙”之一的Rokid在余江布局AR眼镜研发生产,其代表产品Rokid Glasses以仅49克的超轻设计、支持近视/散光镜片定制、搭载多模态AI大模型等特点,实现了实时导航、会议记录、健康提醒等多种功能。作为余江人的祝铭明也对余江的眼镜行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一副49克的AR眼镜,背后是300项专利的积累。未来,余江不仅是‘眼镜之都’,更将成为‘智能视界’的创新策源地。”
余江眼镜产业拥有百年历史传承,可追溯至清朝嘉庆年间赵赫磊先生在中童镇创立的中国首个眼镜行会。如今,余江作为“中国眼镜之乡”,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智造,将“小眼镜”做成了“大产业”。2024年,余江眼镜产业园区已集聚企业300余家,培育自主品牌90余个,获授专利137项,实现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22亿元,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额超1亿美元,铸就了“全球每三副眼镜,一副有余江基因”的产业传奇。
为持续推动产业发展,余江区提出了“三大战略”:规划千亩未来产业园,设立5亿元产业发展资金;实施“眼镜工匠”培育计划,每年输送500余名技术人才;搭建全球产销对接平台,提供最高500万元的企业奖补。同时,余江区还打造了“余快办”服务品牌,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15项服务,提供“创业担保贷”“科贷通”等人才金融贷款13.4亿元,并与16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年实施科研项目50余项。
推介会上,雅视集团、万成光学、联益集团等领军企业进行了重点产品展示。本次大会不仅为眼镜行业指明了技术发展方向,更彰显了中国眼镜产业“智”赢未来的坚定信心。余江区将充分发挥“中国眼镜之乡”的产业优势,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多措并举,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眼镜产业集群,共同书写“视界经济”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