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校自办标准化食堂,财政来兜底——
校园餐成为“幸福餐”
“支付成功!”3月27日中午,会昌县白鹅中心小学食堂内,学生们有序刷脸取餐。“学校的午餐色香味俱全,咸淡合适,我顿顿都会‘光盘’。”一名正在用餐的学生说。
饭菜质量无小事,学生健康是大事。如何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去年9月以来,会昌县大力推行“校办标准化食堂”,破解了校园餐食材质量难保障、餐费管理存漏洞等难题,让学生在校园里吃上营养健康、价格实惠的“幸福餐”。
会昌县推出“自办食堂+财政保障”模式,自2024年秋季开学起,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自主聘请劳务人员,县财政兜底保障人员工资、水电、燃料等费用,并纳入年度预算。目前,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均自办食堂,高中及城区初中学校食堂合同到期后,也将逐步转为自办。
食材采购是校园食品安全重要的一环。会昌县教体局安全股股长、营养办主任王联胜说:“过去,不少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模式繁杂,来源分散,监管难度大。现在,我们通过招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午餐、早晚餐及幼儿园食堂合格食材供应商库,实现食材集采统购。”
赣州市盛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食材供应商之一,负责会昌县46所学校早餐和午餐的食材供应。“我们对每一批次食材都严格检测,检测合格才能入库,生产、运输全程温控。”公司负责人胡海平说。为保障服务质量,有关部门对入库企业实行动态考核,定期综合评估配送食材质量、性价比和师生家长满意度,对不达标的企业,立即终止合同并清理出库。
与此同时,会昌县大力推进标准化食堂建设与管理,选取7个中小学(幼儿园)为示范,从食堂环境布局、厨具设备添置、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打造标准化食堂;建立“三长带头、五级联防”责任体系,实行食材闭环式质量管理,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让校园餐制作全程可视;引入社会监督机制,通过陪餐、晒餐等方式,提高校园餐饮整体水平。
校园餐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明白。在学生餐费管理上,以往,学校开学预收餐费,存入个人账户,学期末结算退费,这种方式统计粗放,容易出现退费不及时、资金挪用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会昌县投资200多万元,在88所学校推广校园食堂智能化“刷脸”就餐系统。
在会昌县站塘中学,孩子们已习惯全新的就餐方式——站在取餐窗口前,不用掏卡、扫码,刷脸设备便能自动识别身份,完成支付,家长也能通过手机银行查看孩子当天的就餐消费记录。“现在学校的饭菜干净又有营养,价格透明公道,作为家长,特别放心。”学生家长周娟爱的话,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刘兆春 记者 侯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