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4/10 09:16:11
来源:江西日报

上犹县创新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体化运行

字体:

  原标题:看病更便捷 救治更高效

  ——上犹县创新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体化运行

  上犹县寺下镇9岁的小宇因腹痛难忍,被父母紧急送往当地卫生院。卫生院通过CT检查初步判断病情,随后上犹县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迅速确认了阑尾炎并腹膜炎的诊断,患者随即通过绿色通道被转诊至县人民医院,并在当天下午成功接受了腹腔镜化脓性阑尾切除术。从诊断到手术完成,整个过程仅用了短短6个小时。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是上犹县全力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体化运行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近年来,该县通过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构建了一个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共同体,让33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重构体系,让患者看病更便捷

  近年来,上犹县始终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体化运行水平。

  为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上犹县以改革为突破口,着手重构医疗卫生体系。该县积极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管理委员会,推动医共体内部实现民主决策,建立精细化专业管理机制,并落实统筹编制总量的使用,实现了统一行政管理的深度融合,一系列举措为高质量、规范化推进医共体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上犹县总医院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过去,乡镇卫生院的器械消毒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现在,大批医疗器械经过该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程序后,被装进有效期更长的纸塑或无纺布包装内,再分发到偏远乡镇。这一改变不仅保证了偏远乡镇的器械供应需求,还有效推动了医疗资源下沉。

  技术下沉,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效率

  医共体的核心在于联动。上犹县通过实施“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医疗模式,极大地减少患者的奔波之苦。该县积极推动专家、技术、服务向基层流动,健全“七大专业质控中心”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业务同质化管理。同时,该县完成了远程共享中心建设,使得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共享成为可能。

  此外,上犹县还与上海长海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建立对口帮扶联系。通过常态化开展远程医疗诊断和疑难病例研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健康服务。

  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更是让危急重症的救治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像小宇这样的患者,从乡镇转诊到县医院手术,全程无缝衔接。据统计,2024年,上犹县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累计完成诊断11.5万例,心电中心完成诊断4.8万例,大大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诊断能力。

  医防并重,破解慢性病治理难题

  77岁的伍某是上犹县慢性病管理的受益者之一。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曾因脑卒中后遗症入院就诊。医务人员将其个人信息与相关诊疗数据纳入慢性病管理系统,并通过定期随访和健康干预,使他的血糖、血压稳定达标。“多亏医生时刻提醒,我才避免了并发症。”伍某感激地说。

  针对慢性病“发现难、管理难、治疗难”问题,上犹县以医共体为纽带,深入推进医防融合,推动建立慢性病服务体系。该县以家庭医生为抓手,建立资源整合、协同发展、责任共担的防治网络,通过点单式精准化健康教育服务,去年以来共完成健康科普巡讲127场,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

  下一步,上犹县将继续完善县域医共体实体化运行机制,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体化运行模式。(刘新权 赖含炘)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