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4/22 16:48:30
来源:新华社

张广汉:让历史文化遗存“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字体:

  作为江西省第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抚州市有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如何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水平?如何更好活化利用历史建筑遗存促进地方发展、满足人民需求?3月27日,在抚州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周年之际,抚州市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等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为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活化利用把脉。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难题,张广汉建议在保护真实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改善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需要,在改善民生中实现“留形、留人、留神韵”,让传统街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历史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都是饱含历史信息的资源,是历史的‘活化石’,对待历史文化遗存,要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张广汉认为,有的城市中不恰当地拓宽马路,突破规划的控制高度,破坏古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使城市失去个性,失去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应有品质。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才能保护传承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轻易拆掉或仅保留外观,可称‘原物保护’; 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要保护外观整体风貌,不必强求所有建筑的‘原汁原味’,可称‘原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非文物古迹、非历史地段的大片地方,只求延续风貌特色,不必再提过高要求,可称‘风貌保护’。”张广汉认为,城市历史文脉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做好历史文脉保护,要分清层次,注意方法,构建分级分类的保护体系。

  就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而言,张广汉提出应坚持三个原则:其一,保护真实历史遗存;其二,保护外观整体风貌,这意味着内部可以改造更新,也意味着保护的重点不只是建筑物,还包括影响环境风貌的多重内容,如道路、院墙、水井、牌坊、古树等;其三,维护并发扬原有的使用功能。“我们保护的不只是物质躯壳,还应包含它们承载的社会、文化活动,保持活力,延续生活。”张广汉说,让街区的居民继续生产、生活,是街区保护与利用中最重要的,却也是有困难的。

  张广汉提出,以人为本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要在保护前提下做好基础设施提升、建筑物内部改造等,适应现代生活与消费经济的需要,要采取逐步整治的方法,切忌大拆大建。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一个循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届政府能干完、一蹴而就的事。”张广汉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可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逐步整治、渐进改善”的思路推进,这其中,政府不宜大包大揽,需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金,以政府作为带动居民群众、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实现共建共保共享共赢。(王晶)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