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4/23 09:00:25
来源:江西日报

林长制升级 “林长治”提质

字体:

  记者近日从省林业局获悉:今年我省持续推进林长制升级,通过做好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发挥林长制议事协调机制,更好地实现“林长治”。

  近年来,我省持续压实各级党政领导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的主体责任,并以村级林长、监管员、护林员为主体,组建“一长两员”林业资源源头管理队伍。此前护林员由乡镇聘用管理,今年吉安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督查考核新机制,对护林员实行乡镇和县林业局双重考核管理,其中业务考核归属林业部门。当地林业部门把护林员巡护发现问题与森林督查变动图斑(即造林、采伐、占用林地面积等导致森林资源变化的情况)对比的一致率,作为评价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改变此前对护林员以巡护率为主的考核方式,有效提升了护林员的巡护效果。

  不只是吉安,我省其他地方也通过优化护林员选聘方式、加强业务培训等,持续增强护林员履职能力;推行“赣林码上通”,鼓励公众通过手机扫码登录,及时上报林区异常情况;创新利用“5G+AI”技术,持续拓展林长制数字管理平台的多重功能。这些做法不仅加强了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也提升了基层林业治理质效。

  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并重,是我省林长制的重点内容,各地充分发挥林长制议事协调机制,帮助解决林业产业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比如,德安县金樱子(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技术指导不足、土地资源协调困难、产业发展规划不清晰等问题,当地政府依托“林长+”模式,积极协调林业技术人员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推动他们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量。

  据统计,2024年我省共签发总林长令154次,省市县三级林长开展巡林3684人次,市县两级林长协调解决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问题2104个。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林长+基地(项目)”1660个;林业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发展,高产油茶林面积突破800万亩,产能达44.2万吨;年产鲜竹笋超90万吨,新增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217万亩。(记者杨碧玉)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