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上饶市广丰区,柚花飘香,芬芳馥郁。站在排山镇牌门村祝家坞马家柚基地远眺,850亩柚林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种植大户李云生正指挥工人修剪枝叶,忙得满头大汗。“去年卖了几十万斤柚子,加工企业托底收购,我们敢放手投资!”他擦擦汗,笑容里透着自信。这份底气,源于广丰区以水土保持为纽带,探索出的“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春天,生机盎然的广丰区石鼓垄小流域祝家坞马家柚基地。
从“生态颜值”到“经济价值”的转化密码
“过去这里水土流失严重,一场大雨就能冲走半山土。”4月15日,上饶市广丰区鹏云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云生说。近年来,在上饶市水利局指导下,广丰区水利局实施坡耕地整治、水土改造、节水灌溉等工程,配套生态护坡、排水沟等设施,让贫瘠山地焕发生机。治理后的石鼓垄小流域祝家坞马家柚基地水土保持率达91%以上,柚树成活率提升30%,年产优质果品超百万斤,吸引江西省广丰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竞相签约。“经营权交易反哺治理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广丰区水利局负责人余朝辉介绍。

广丰区排山镇祝家坞马家柚基地。
“四个一”模式,蹚出小流域治理的广丰方案
春山可望,花香扑鼻,春日的西坛小流域西坛标准果园山上郁郁葱葱,桃梨芬芳,柚果飘香,流域内西溪河两岸犹如十里画廊,形成生态休闲旅游景观带,对全区水土流失治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西坛生态清洁小流域马家柚基地。
据悉,西坛小流域位于广丰区城郊,属信江左支丰溪河支流,土地总面积49.38km²,小流域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6.32km²,占土地总面积的12.8%。广丰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吴永定介绍,在西坛小流域,科技赋能下的“四个一”治理模式成为全国样板。“一林涵养”即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封禁补植等生态修复措施,涵养水源,筑牢生态屏障。“一河整治”即通过开展丰溪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及生态价值实现项目建设,打造丰溪河水上风景带,实现丰溪河两岸“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一业富民”即因地制宜,采用“生态果园坡面整治”“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灌溉”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果园坡面水土流失以及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实现马家柚产业增产增效,助农富民。“一村治理”即通过开展“秀美乡村建设”,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福祉。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水系水质常年达到二类及以上,流域内水土保持率91.25%及以上,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通过“四个一”水保治理模式,广丰区整合水利、农业等部门资金1.6亿元,打造出马家柚全产业链。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果园节水4.8立方米/亩;依托邓秀新院士团队指导,果品糖度提高1°,曾创下2个柚子拍卖1.8万元的纪录。如今,西坛流域带动286名村民人均年增收9600元,马家柚亩产值突破2万元。
小流域+产业,擦亮“两山”转化底色
小流域,是自然流域的基本单元,像人体的毛细血管密布在城乡,关乎河湖健康与城乡发展。人间四月天,上饶市广丰区城郊的西坛生态清洁小流域满眼碧绿,春意盎然。来到小流域区域内的西坛果园,果农抢抓农时在果树下劳作,许多工人正在搭大棚,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漫步柚林,踏青赏景。

西坛生态清洁小流域内的西坛柚子果园。
从2009年开始治理,经过西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荒坡成为有希望的土地,实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蝶变为“聚宝盆”,马家柚从无人知晓乡间的“土柚”,到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华名果”,远销东南亚、欧盟等地,马家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致富果”。
在鹏云生态种养合作社,鸡鸭正在柚子树下散步,蜂飞蝶舞。“水土保持不仅治了山,还富了民。”李云生算起账:他的5000亩柚林吸纳上百农户就业,深加工企业保底收购,去年利润非常可观。
上饶市广丰区水利局局长余朝辉指出广丰创新“小流域+”模式,将水土流失治理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结合,已建成3个马家柚种植基地、2000余亩示范园,年经营收入达5800万元,利润约21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推广数字化种植平台,让更多流域长出“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