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4/28 16:29:30
来源:江西日报

让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站上C位

字体:

  春光明媚,走进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青年人才王辉研究员正带领团队对食品蛋白胶的微胶囊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缓释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博士团”“硕士团”云集的江铜研究院内,夜晚的中试基地依然灯火通明,年轻的科研骨干们正为提升金属材料附加值而忙碌着……

  这是我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九条举措(以下简称“青九条”)实施一年多来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出台青年科技人才相关支持政策,积极回应青年科技人才期盼和诉求,让青年科技人才起步有保障、担纲有机会、成长有通道,有效强化青年科技人才主力军作用。

  起步有保障:给科研“青苗”温暖土壤

  今年3月,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青年教师潘坦博收到了他的“第一桶科研启动金”。面对记者采访时,这位95后博士难掩内心激动:“没想到毕业一入职就可以申请到2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不仅让我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转变,更给了我们年轻人放手探索的勇气和底气。”

  这份沉甸甸的科研支持,源于我省“青九条”中提出设立省级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这笔经费来得太及时了!”潘坦博翻开项目申报书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团队正在开展结构健康监测研究,有了这笔经费,可以购置急需的试验耗材,还能支持研究生开展创新性实验。”他特别提到,不同于传统的竞争性项目申报,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在五年内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每人20万元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的稳定支持,这种“普惠式”支持让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安心开展基础性、探索性研究。

  着眼赶早一点、宽松一点、面宽一点、跟紧一点,我省实施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首批立项支持290余人。“助力青年科技人才选准科研方向、明确科研目标,走好科研‘第一步’是我们的共同目标。”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德雄介绍,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可纳入“白名单”接续培养;对潜心研究但未实现预期目标的,可按相关规定予以尽职免责。

  担纲有机会:让科研“后浪”成为主角

  在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江畅博士正在指导工人提高软磁材料表面光洁度。“作为企业科技副总,我把实验室的表面改性技术带到这里,让企业拓宽了产品应用领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他指着生产线上的新产品说,“这项工艺每年能为企业增收600万元。”

  像江畅这样“一脚在学界,一脚在产业”的青年科技人才,省科学院已选派23名,他们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下,像江畅这样的90后也不少,他们懂创新、懂产业、懂市场,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这些科技副总所服务企业涵盖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将加速推动“1269”行动计划落地见效,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同样的担纲故事还在基础研究领域上演。90后北大博士熊鹰,是南昌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吸引他返乡从事科研工作的不仅是难舍的乡情,更是让人甘之如饴的人才政策和成长环境。

  “得益于省科技厅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实行的青年科技人才‘直接’与‘滚动’支持机制,2024年9月,我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直接支持。从省里到学校,都在为青年科技人才松绑减负,提供更多担纲领衔机会,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创新。”作为项目负责人,熊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加入他们的科研团队。

  成长有通道:力挺青年科技人才勇攀高峰

  1997年出生的于梦诗,是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刚迈出校门,她就毅然投身江铜研究院未来材料研究中心,开启科研生涯新征程。2024年,她依托辐射探测半导体材料制备项目成功入选省级人才工程,成为该工程青年项目中最年轻的面孔,为科研创新注入了新活力。

  于梦诗的成长故事,是江西打造吸引人才“强磁场”的生动缩影。在省委人才办统筹谋划下,我省逐步建立健全覆盖职业早期人才、青年人才、领军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不同成长阶段,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计划体系,着力畅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通道,力挺青年科技人才勇攀高峰。

  得益于江西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的良好政策保障,近年来,越来越多像潘坦博、江畅、熊鹰、于梦诗这样的青年科技人才,选择扎根江西,把科研论文、科技成果写在赣鄱大地上。大家纷纷感慨:“江西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无论是科研保障还是生活保障,都让我们感受到这里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心和重视。”

  “给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往往能收获惊喜。”省科技厅副厅长兼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陈炜蓉坦言。为进一步拓宽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通道,2024年,我省优化实施“赣鄱英才计划”,创新人才(自然科学类)项目首批立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54名,占比67.5%。

  如今在江西,青年科技人才集聚效应正在彰显。一连串数据见证人才活力的迸发:2024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青年科技人才领衔的比例达79%;近两年青年科技人才领衔省重点研发计划的比例达45.78%;172家省重点实验室中,青年科技人才占比53.65%……在这片热土上,青春与创新的火花仍在碰撞,持续激荡起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记者 卢瑛琦)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