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4/29 16:55:51
来源:九江市应急管理局

九江市这场演练真“硬核”

字体:

  “九江市2025年尾矿库(头顶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参演队伍全部集结完毕,请指示!”“按计划进行!”4月25日10时,随着一声令下,2025年九江市尾矿库(头顶库)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在德安县拉开序幕。

  此次演练的位置在德安县彭山锡矿尾矿库,该库总库容130万立方米,主坝高38米,是全市16座在用尾矿库之一,属四等头顶库。此次演练模拟强降雨后造成尾矿库库区部分道路阻断、坝顶发生漫溢、坝脚出现管涌等险情。演练囊括险情侦查、通道抢修、巡查坝体、管涌处置、抢筑子堤、紧急排涝、环境监测、转移群众等8个环节。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4G单兵设备实时传输的画面,这是九江市应急管理局近年来开展科技应用提升的成果之一,大力提升了全市应急救援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在险情侦查环节,通过配备4G单兵图传设备,后方指挥部能够实时掌握救援人员精准定位和周边环境,能够实现指挥长与单兵之间的点对点精准指挥调度。应用到巡查场景时,能够更加清晰、系统、准确知晓周边细节,更加科学地作出指挥决策。通过实时图像,看到周边山体有多处出现垮塌、滑坡。

  “看,正在起飞的是九江市应急管理局最新装配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这是“人装结合”提能力后首次启动。九江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该无人机最大升空高度超过6千米,最大航程超过600公里,能够通过搭载激光雷达、五拼相机、公网基站等模块,执行紧急灾情侦察、临时应急通信任务,实现图像、语音、数据的上下贯通和可视指挥,可以有效破解灾区极端“三断”情况下“力量突不进去、信息传不出来”的难题,为确定风险点位、监测灾情发展、开展灾情摸排,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援行动提供了支持。

  在通道抢修环节,九江市专业森林消防支队派出了一台挖掘机、一辆装载机,组织应急队伍迅速展开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抢通了受损公路,恢复了交通,保障救援车辆有序进入险情最严重的彭山锡矿尾矿库。

  每年汛期,巡查坝体是日常工作之一。此次演练,要求巡逻队员排成一条直线与堤坝垂直进行巡堤查险,做到“眼到、手到、耳到、脚到、工具到”。每日早晚各一次“丁字形”查险,其余时间“一字形”查险不间断,做到地毯式、无死角、全方位,有效避免责任盲区。

  巡查过程中发现堤脚出现1处点状管涌,按照管涌处置的十六字要诀“临截背导、导压兼施、降低渗压、防渗泥沙”迅速行动,考验抢险队员熟练掌握反滤围井、反滤铺盖、蓄水反压等抢护方法。

  当水库水位还在持续上涨,可能出现漫溢险情时,一般采用沙袋构筑子堤的方法进行处置。演练在堤顶用袋装土料进行分层堆叠,从而形成子堰。修筑时,首先要清除与堤顶接触面的杂物,按照“44332”逐层向内缩,上下错开,内侧缝隙分层用砂土填垫密实,外露缝隙用稻草塞严,以免土料被风浪抽吸出来。经过努力,一段200米长,1.5米宽,1.6米高的子堤已构筑完成,漫溢险情处置完毕,洪水漫堤危险得以解除。

  随后,在尾矿库内进行了紧急排涝演练,此环节演练启用了移动式应急排涝车。此排涝车既能使用外接电源,还配备了自带汽油发动机,使用非常方便,能够满足多场景的紧急排涝任务,单机排量达到1000立方米每小时。新装备的启用,有效缓解了坝体防洪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练还设置了环境监测环节和转移群众环节,通过投放高效净水剂、落实“十有”标准安置受灾群众,让演练得到升华。

  此次演练得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江西局、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和预案局、省应急管理厅矿山安全监督管理处的高度肯定,全面检验了《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多部门、多队伍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中的组织协调、指挥救援、联合作战能力。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