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鄱阳湖畔的永修县30万亩稻虾田迎来丰收。步入江西虾谷小龙虾交易中心,一片繁忙景象跃然眼前。每日,60多万斤鲜活小龙虾从永修稻虾田启程,奔赴全国餐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江西虾谷小龙虾交易中心内,忙碌却秩序井然。一侧,车辆往来穿梭,养殖户清晨捕获小龙虾后,便早早送至此处交易。市场供需两旺,吸引众多外出村民返乡投身养虾事业,他们从打工者转变为“虾老板”。
三角乡虾农袁细员便是典型代表,他表示:“此前我在外打工,听说三角乡养小龙虾成风,便回乡养殖。今年我养了50亩,产量和行情都不错,每日约售1000到2000斤,行情好时销量更多。明年我计划扩至150亩。”
另一侧,交易大厅近百个摊位整齐排列,商户们忙于验货、称重。拣虾工动作娴熟,迅速按重量规格将小龙虾分拣入筐,片刻间,肥硕饱满、腹部透亮的小龙虾便堆积如山。
来自江苏的商户陈女士称赞道:“我从江苏前来,这里货源充足,虾品质优良,服务更是无可挑剔,有问题能及时解决,令我十分满意。目前我日进货量约1万斤,五一临近,至少进3万斤,后续还想扩大规模。”
随着发车信息播报声不断,一筐筐小龙虾被装上运往各地的物流车。永修构建了“稻虾种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文旅体验”的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小龙虾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流通。
据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鑫介绍,今年,永修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超30万亩,交易量持续增长。每日进出交易中心车辆达700多辆次,交易量超60万斤。小龙虾销往全国,覆盖江浙沪闽粤等20多个省份的大型交易市场和100多个城市。
产业良好发展态势,使全县超15万农民在稻虾养殖中直接受益,年人均增收超1500元。如今,永修县小龙虾正以蓬勃之姿,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郑文斌、朱志应、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