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7/04 15:38:07
来源:芦溪镇人民政府

照顾瘫痪丈夫11年 用爱撑起家的脊梁

字体:

  1977年出生的林辉云原本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曾幸福勤劳肯干,两个儿子活泼可爱,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然而,因为2013年的一场车祸,丈夫从此瘫痪在床,再也站不起来了。36岁的林辉云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这一担就是11年。在她的悉心照顾和乐观心态的感染下,丈夫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与爱同行 她坚持不懈

  曾经,面对残酷的现实,丈夫多次提出不想连累妻子,劝林辉云改嫁。林辉云却坚定地说:“既然我选择了嫁给你,就不会离开你。现在你有难,我就是再苦也不会丢下你不管。”

  丈夫刚受伤的那几年,情绪极度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脾气也变得暴躁。林辉云非常理解丈夫的心情,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她每天早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为丈夫按摩、活动筋骨。照顾丈夫吃完早饭后,她又马不停蹄地下地干活。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林辉云回到家后还要为丈夫擦洗身体、按摩关节,清洗一大盆脏衣服。

  除了照顾瘫痪的丈夫,林辉云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公公婆婆。林辉云每天忙得像个陀螺,林辉云始终坚持着,她深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脱贫解困 她自强不息

  2014年,林辉云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行列。然而,林辉云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脱贫的道路上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她听闻镇里组织养殖培训班,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积极学习养殖知识和技巧,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变家庭的命运。

  培训结束后,她免费领取了20只蛋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辉云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照料这些蛋鸡,每天按时喂食、打扫鸡舍,密切关注它们的生长状况。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一个月后,蛋鸡就开始陆续下蛋,而且产蛋量十分可观,几乎每天都能收获18到20枚鸡蛋。

  初步的成功让林辉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和曙光,也更加坚定了她发展养殖产业的决心。随后,她又了解到国家的小额信贷政策,经过申请,成功获得了5万元免息贷款。有了这笔资金,林辉云进一步扩大了养鸡规模,购置了更多的鸡苗和先进的养殖设备,改善了养殖环境。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鸡蛋的产量也持续增加,家庭收入稳步上升,林辉云一家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激励着更多的贫困户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回报社会 她助人为乐

  日子渐渐好起来后,林辉云时常告诫自己和孩子:“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记曾经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们的人。”她主动联系村委会,应聘上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做了村里的一名巡河员,负责巡河护河、河道清理等工作。

  同时,林辉云还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村民们经常看到她顶着严寒酷暑,铲除杂草、捡拾垃圾、擦拭公共设施的身影。“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支撑起这个家庭,也为社会传递一份爱心。”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时,林辉云坚毅地说。11年的漫长岁月,使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变得无比坚强勇敢。正是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给他人,也给社会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

  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相濡以沫的陪伴。十年来,林辉云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坚强,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的丈夫,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悉心照顾年迈的家公家婆。她用真情诠释了孝老爱亲中华传统美德,曾获得“芦溪好人”“江西好人”等称号。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时,林辉云说:“他是我的丈夫,我是他的妻子,我有责任照顾好他。”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