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莆炎高速广吉段K558+800左幅高边坡踏步修建的施工现场,一架无人机正“嗡嗡”作响,稳稳地吊装着水泥砂浆飞向20余米高的边坡顶端。这是江西交投吉安东管理中心新圩养护站创新引入的“空中运输队”,正在上演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养护的精彩碰撞。
“以前这个高度的人工搬运,就像蚂蚁搬家。”现场养护施工负责人指着近乎垂直的边坡说。这段垂直高度超过7层楼的边坡,传统人工搬运方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且单次运输耗时长达15分钟,工人们扛着建材攀爬时,汗水常常浸透整个后背。
如今,随着无人机的加入,施工场景焕然一新。只见操作员轻轻推动操纵杆,无人机便精准地将一捆捆砖块、一桶桶水泥砂浆“快递”到施工点位,单次运输时间缩短至2分钟。该款无人机配备了智能吊装系统,不仅能自动平衡负载,还能实现厘米级精准投放,施工人员通过操作平台就能实时监控运输状态,彻底告别了“肩挑背扛”的作业方式。
“近期持续高温天气,我们引入无人机智能运输,既大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又保障了材料运输的安全性。”新圩养护站负责人说道。下一步,该中心将探索建立“无人机+”智慧养护体系,在日常巡检、应急抢险等领域全面推广科技应用,让高速公路养护真正插上智慧的翅膀。(刘云翥)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