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7/27 19:00:29
来源:南昌大学

童趣银发齐推普 语言筑桥促融情

字体:

  近日,为响应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号召,促进乡村振兴,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湘’村推普行,语润振兴路”实践队深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紧扣当地多民族、多语言共存的特点,精准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创新开展系列推普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语言活力。

  童心筑梦:趣味课堂播撒语言“希望种”

  儿童是乡村的未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血脉,更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希望群体。为了更好地培养儿童的语言习惯,实践队精心设计了同心修“桥”、“快嘴绕脑大比拼”“苗普猜猜乐”等趣味游戏,将普通话教学巧妙地融入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领略普通话的独特魅力,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从而萌生对普通话的美好憧憬。

  活动伊始,实践队以“同心修‘桥’”带领小朋友进入普通话的魅力世界。一个个日常情景,唤醒了小朋友的记忆,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活动中,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展示,在演绎一个又一个具体情境中感悟到了普通话的无穷魅力。

  “快嘴绕脑大比拼”迅速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游戏中,小朋友们快速朗读实践队员给出的词语、句子、绕口令。一个个语句不仅包含了普通话的发音技巧,还融入了乡村生活的常见图景和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新词、纠正了发音,提升了普通话表达能力。

  

  一个个有趣的活动,融合了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感受普通话的实用魅力,为乡村未来一代的语言能力提升播撒希望的种子。

  桑榆情暖:贴心服务架起沟通“同心桥”

  在普通话推广工作中,受传统语言习惯、教育水平以及年龄增长带来的学习能力衰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学习和运用普通话方面面临着较大困难。根据当地实际问题,实践队队员深入走访调研老年群体,了解其内在需求,精准施策。

  在敬老院里,队员们一字一句地教苗族阿公阿婆说“您好”“谢谢”“再见”等日常用语。虽然他们学得慢,但那份认真与努力,还有此时方言与普通话的悄然碰撞,正是对“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最生动的诠释。

  语言相通则情意相融,情意相融则力量相聚。推普不是简单的语言教学,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未来,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将持续发力,为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提供“湘西样本”。(王丽萍、范艳红、李虹霏、熊淑怡、聂濛、彭美婷)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