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的饭暖,幸福院的歌甜,现在的晚年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峡山口街道滨河社区69岁的汤金辉老人,捧着“百哥二号”食堂的热饭,满脸笑意地感慨。这份幸福感的背后是萍乡市湘东区委、区政府对养老工作的高度重视——从专项整治破解痛点到创新模式优化供给,湘东正用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全区老年人撑起一片幸福蓝天。
创新模式“赋能”,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如果说夯实基础是“筑牢底线”,那么迈向高阶就是“品质升级”。湘东区跳出传统养老框架,从服务供给、资源整合、医养融合等方面大胆探索,让养老服务更精准、更贴心。
多元助餐,破解“吃饭难题”。下埠镇依托镇政府食堂建成“中央厨房”,并组建专业配送队伍,在每日固定时段为行动不便老人送餐上门。自2025年4月运营以来,送餐服务已覆盖11个行政村、30余个村小组,累计送餐达9089人次,107名重点老人的就餐难题得到根本解决。
“以前一个人待在家里,吃饭都没胃口,现在每天来幸福食堂,有伴儿又热闹。”广寒寨乡塘溪村70多岁的留守老年人陈月华,每天都盼着去村里的“一老一小”幸福食堂用餐。在这里,60岁以上老人5元/餐,70岁以上4元/餐,80岁以上仅需2元/餐,食材大多是老人们自己栽种,既新鲜又实惠。
这样的幸福食堂,在湘东遍地开花。荷尧镇大义村利用闲置校舍改造“一老一小”幸福院,义工免费服务,区民政局按季度发放运营补贴,村“两委”兜底资金缺口;峡山口街道将“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自己出一点”的助餐模式延伸到“企业让一点”,不仅6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群体能吃到营养午餐,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

截至目前,湘东区已融合建设城市社区中心食堂和助餐服务网点26个,“一老一小”幸福院13个,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饭、安心饭。全区各村(社区)和乡镇综合助餐点共计为老年群众提供助餐服务约3.47万餐次。发放1-3季度老年助餐补贴8.64万元。
医养融合,破解“看病难题”。“以前生病要跑老远去医院,现在在敬老院里就能看医生,太方便了!”湘东镇敬老院的老人说起医养结合服务,连连点赞。2025年,区民政局与区总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启“医养结合”新模式——在养老机构内设立医务室,每周安排医护人员巡诊2-3次,开通绿色就医通道,确保老人突发疾病能及时救治。
不仅如此,区总医院还组建复合型护理队伍派驻养老机构,提供生活照护、基础医疗监护、压疮预防等服务,将医疗安全融入日常照护;每年为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中医理疗、健康讲座等服务。针对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湘东区还制定护理人才输出方案,计划从总医院抽调24名护理人员派驻养老机构,破解专业照护难题。
精神滋养,破解“孤独难题”。养老不仅要“养身”,更要“养心”。湘东区注重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晚年生活更有滋味。麻山镇康桥养老院里,套圈、传球、舀乒乓球等童趣游戏深受老人喜爱,邬菊媛奶奶自豪地说:“这些活动我常参加,今天套圈成绩特别好!”除了游戏,养老院还组织合唱、书法、台球等活动,院民赖强年主动担任音乐指导员,教大家唱红歌,节日里还会举办文艺演出。广寒寨乡的“一老一小”幸福院利用棋牌室,经常组织老人开展各种棋类活动。大义村的幸福院里,退休老师免费教孩子书法画画。湘东区还利用重阳节、敬老月等节点,举办主题活动,制作养老政策宣传折页和视频,既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又让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强制度保障“托底”,持续书写幸福答卷
湘东区的养老实践,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养老工作作为民生大事,先后出台了《湘东区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湘东区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工作方案》,区民政局制定了《湘东区公办养老机构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湘东区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湘东区留守等困难老年人探视巡访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全方位的养老保障体系。

2025年8月,湘东区被列为全国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中心建设试点县区,养老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提质增效。财政投入持续加大,累计投入1亿余元改造10所乡镇敬老院,将养老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25年至今,已发放高龄补贴816.343万元,经济困难老年人两项补贴264.76万元;财政买单为全区60周岁以上城乡特困、重点优扶对象和70岁以上所有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共受理并办结案件100件,理赔金额16.8933万元。人才支撑不断强化,落实护理人员入职奖补和岗位补贴,2024年培训养老从业人员260余人次;监管体系日益完善,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托智慧养老平台规范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全程可控。
优化服务流程,探索“政策找人”工作路径,按照老年人户籍所在地属地化管理,由民政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协助申请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护理补贴,努力实现高龄津贴等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免申即享、应享尽享”,不断增强全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刘水明)



